茯苓食品在我國源遠流長,早在唐宋時代,市井食品中就有“五香糕”,即后世所稱的“茯苓糕”,茯苓糕點的做法是用茯苓、人參、白術、糯米磨粉而制成的。
宋代蘇頌《集仙方》記載的茯苓食品名目甚多,如將蒸熟的茯苓與牛乳混合,微火煮爛成膏狀,適量久服,可不饑延年。
另有一種叫“茯苓酥”的食品,是將蒸熟的茯苓碾成細末,浸于酒、蜜中,經月余,酥浮于酒上,取出晾干成片,其“味甘酥美”。用茯苓制作的藥膳食品不僅相繼有方,而且精美有加。
如北京的“茯苓夾餅”,四川、武漢的“茯苓包子”,江蘇、湖南的“茯苓糕”等,都很受人們的青睞,尤其是“茯苓之鄉”的湖北羅田茯苓縣所制的羅田茯苓食品,更是獨占鰲頭,飲譽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