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又名肉棗、藥棗、山萸肉。味酸、澀,性微溫。入肝、腎經。
【成分】果實含山茱萸昔、皂昔、糅質、熊果酸、沒食子酸、蘋果酸、酒石酸及維生素A,種子的脂肪油中含棕橋酸、油酸及亞油酸等。
【山茱萸的功效與作用】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果實煎劑在體外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2)山茱萸體外實驗能殺死腹水癌細胞。
- 解痙作用:緩解腸痙攣。
- 能增強免疫功能,增加血清抗體的含量,升高白細胞。
【臨床應用】主要用于肝腎不足而有滑脫者,治療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痿、遺精、小便頻數、虛汗不止。
(1)可治療腎虛(陽虛和陰虛):對有小便頻數、夜尿、頭暈耳鳴、腰膝酸痛者尤為適用,常配以熟地黃、山藥等,方如六味地黃湯(丸或口服液);治腎虛所致的陽痿、早泄,則配金櫻子、鹿角膠、補骨脂等;對肝腎不足所致的高血壓,常配以杜仲、石菖蒲、雞血藤等。
- 治療崩漏、月經過多而屬氣血虛弱者:需重用山茱萸,并配以炭類止血藥。
- 用于止汗,尤其是亡陽而汗出不止,有良好效果。
- 治療心腹疼痛而有肝腎不足者。因山茱萸在固澀之中又兼具條達疏通、理氣、鎮痛之性。
[用量】3~90克。
[注意]小便不利者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