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味大辛,性大熱,有毒。入心、脾、腎經。
【成分】含烏頭堿、次烏頭堿、中烏頭堿、新烏頭堿、塔拉胺、川烏堿甲、川烏堿乙。此外還含有非生物堿成分。
附子的神奇功效:回陽救逆,溫補脾腎,散寒止痛。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附子對離體和在體的動物心臟有明顯的強心作用,煎煮的時間愈久,強心作用愈強,且毒性愈低。熟附子煎劑,可使四肢血管擴張,血壓下降。
(2)抗炎作用:附子對大鼠甲醛性、蛋清性及角叉菜膠性踝關節腫脹有明顯抑制作用,且能對抗醋酸所致血管通透性亢進。其抗炎作用與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有關。
(3)抗寒冷:在寒冷環境下能抑制小雞和大鼠體溫下降,甚至使降低的體溫升高,延長生存時間,減少死亡率。
(4)能抑制小鼠的自發活動,減少動物的疼痛反應,有明顯的鎮靜、鎮痛效應。
(5)明顯增加脾臟抗體形成細胞的數目和血清中抗體的含量。
(6)局麻作用:附子刺激局部皮膚,可使皮膚黏膜的感覺神經末梢呈興奮現象,產生瘙癢和灼熱感,繼而麻醉,喪失知覺。
[臨床應用】
(1)若四肢厥冷、脈微欲絕、陽氣衰微,配合人參、干姜、炙甘草等同用;若冷汗淋漓、亡陽厥逆,與人參、龍骨、牡蠣等同用。
(2)若腎陽不足、畏寒肢冷、陽痿、尿頻,與肉桂、熟地黃、菟絲子、山茱萸等同用。
- 脾陽不振、腹痛便澹,與黨參、白術、干姜、甘草配伍。
- 風濕痹痛,與桂枝、羌活、獨活等同用。
【注意]生附子毒性較大,只能外用;熟附子入湯藥內服,必須先煎1小時以上,以口嘗湯藥不麻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