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F(Cr)是肌肉的終末代謝產物,可完全濾過,不被腎小管重吸收,正常時幾乎不被腎小管排泌,又因人體肌肉容積相對恒定而使Cr生成水平也較為恒定(內生肌酹),與標準外源性測定物一一菊粉的性質相似,故可用其代表腎功能。
與菊粉相比,有一定缺點,如受飲食中的動物肌肉(外源性肌酹)、肌肉炎癥、創傷和疾病(如多發性肌炎、擠壓傷和心肌梗死等)的影響,腎臟仍有少量分泌,血液中存在類肌肝物質影響測定等,使內生肌肝清除率(Ccr)可略高于菊粉清除率,但仍十分接近,故臨床常用以代表腎小球濾過率(GFR)。
與菊粉相比,肌肝(C)也有一定優點,如不需注輸菊粉至恒定血濃度、標本采集次數少、受試者費時少等。為使檢驗結果更準確,可在素食3日后抽血。在數學模式中血Cr與Ccr成反比關系,因此可用血Cr計算出C*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同理,以多次血Cr測定值的倒數為縱坐標,以時間為橫坐標,可以繪制出病情發展趨勢圖,用以了解發展速率、評估治療干預效果、推算出發展到腎功能喪失需要替代治療的大致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