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24小時尿量為1500?2000毫升,白天與夜間尿量之比為3:1到4:1,夜間(指晚上7點至次日早晨7點)應不超過750毫升,一天當中尿的最高比重應至少一次在1.018以上,與最低比重差>0.009。若夜尿增多失去晝夜規律,在排除人為因素和心力衰竭等因素之外,往往是腎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現。在中醫則往往認為是腎陽不足、攝納無權、下元不固所致,應注意補益腎氣、固攝下元、節減房事,使用調整陰陽藥物。
在腎疾病中,有的表現出明顯的水腫、高血壓、肉眼血尿等癥狀,有的卻無明顯異常,僅有蛋白尿和鏡下血尿。前者容易引起患者的注意,易得到及時治療,后者只有做尿液檢查才能發現,往往被患者所忽視,耽誤了治療時機。也有的患者曾有過腎炎病史,經治療休息后,尿檢查為陰性,自以為“痊愈”,不再做尿檢。不少患者就診時已發展成慢性腎衰竭,治療頗為困難,自己不清楚發病病史,這些都是沒有定期尿液檢查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無論是正常人還是曾經有腎疾病的患者,定期做尿液檢查都是非常必要的。尿液分析是檢查什么?
(1)對于一般人來說,通過尿常規檢查,看看有無蛋白尿、紅細胞、白細胞等,可及時發現腎炎和腎盂腎炎等。
(2)對于曾經有過腎疾病的患者,應定期做尿檢查,觀察一下有無反復。
(3)對于腎病治療期內的患者,定期尿檢查則更為重要,血尿、蛋白尿的增減可以反映腎小球的修復或破損情況。持續性的血尿說明腎小球基底膜的破壞一直存在。一般要求患者每周做1?2次尿常規檢查,一次24小時尿蛋白定量,并定期做尿比重、尿滲透壓等多項檢查,以監測腎功能情況。
(4)對于一些高血壓病、糖尿病患者經常做尿檢查也非常重要,可以了解這些疾病是否累及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