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需要做哪些檢查?為明確腎炎的病情狀況,一般應做的檢查有以下幾項。
- 尿常規。若尿常規發現有蛋白質,貝U須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圓盤電泳檢查,在了解24小時尿蛋白排泄總量的同時也了解尿蛋白分子量的大小,從而推測腎小球或腎小管損傷程度。
- 血常規。此項檢查的目的主要看是否有炎癥存在、是否有貧血等情況,如有炎癥,則對腎炎有誘發加重作用,應積極消炎治療。另外,由于腎不僅僅是一個泌尿器官,也是一個內分泌器官,當腎實質受到損害時,可以使一些激素的分泌受到影響,其中促紅細胞生成素就是最重要的一種,可以引起腎性貧血。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血常規發現紅細胞數量減少,血細胞比容降低,血色素降低,當然,當腎功能受到損害時體內蓄積的毒素也可使紅細胞的壽命縮短,而且,腎損害越重,血紅蛋白越低。所以通過血常規檢查,從紅細胞數量、血色素的高彳氐可推測出腎損害的嚴重程度。
- 腎功能檢查。腎功能檢査包括腎小球濾過功能、腎小管排泄功能及腎血流量測定檢查等三個主要方面。
- 雙腎B超檢查。B超檢查可以確定腎的位置、大小、形狀、皮質厚薄、皮髓回聲、腎盂積水等情況,對腎的損害程度作一個大體的估計和判斷,對腎炎的預后判斷有重要的意義。若雙腎縮小,皮質變薄,回聲增強,往往表示預后不好,可能是腎衰竭的標志信號。腎穿刺活檢的超聲定位能起到瞄準器的作用。
(5)影像學檢查。X線腹部平片、CT掃描、磁共振(MRI)等檢査可以直觀地了解腎的形態、輪廓、大小、結構,同樣可以確定或科際某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