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質主要來源于哪里食物來源
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均為地球表面水、土中的成分,可被各種植物吸收。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與一般營養素不同,大多數不能直接吞食,必須由其他物質作媒介,才易被人體所利用。鐵在肉類、谷物、果品、蔬菜含量較多,肝(豬肝)含鐵量很多,每100克可含鐵1毫克,且易被人體吸收。
各種食物中都含有鋅,鮮牡蠣每克含鋅1490微克,每克牛肉含鋅56微克,每克脫脂奶粉含35微克。碘在海帶、紫菜等海藻中含量較高,每千克可含0.8-4.5克,人體需要的碘可從飲水、食物及鹽中獲得,菠菜綠葉中含碘量也較豐富。肉類、蛋類食物含有豐富的含硫氨基酸,也是硫的重要來源。
氯、鈉均從食鹽中獲得。各種綠色蔬菜中都含有豐富的鎂,小米、燕麥、豆類、大麥、肉類、動物內臟及海產品中也較豐富,但在奶中含量較少,一般不會缺乏。各種水果、蔬菜、果汁、土豆、啤酒、柑橘、檸檬含有鈣、鈉、鉀、鎂等金屬元素。銅普遍存在于各種天然食物中,含銅較高的食物有牡蠣、動物肝、蘑菇等,較豐富地存在于肝、腎、魚、堅果、干豆類中。
鋸的良好食物來源為啤酒、酵母、黑胡椒、肝、牛肉、面包、菌類,乳類、蔬菜、水果中鉛含量較低。猛存在于堅果、原糧、葉菜、茶葉、豆類,肉、蛋、奶中含猛較低。鉗存在于奶、動物內臟、干豆中,但蔬菜、水果、水產品中含量較少。如果膳食中鈣和蛋白質含量充足,則所得到的磷也能滿足需要。人體氟的主要來源是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