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這樣講,肺為水之上源,腎為主水之臟。肺主一身之氣,水液經過肺氣的宣發和肅降,才能達到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并下輸膀胱,故稱“肺為水之上源”。腎陽為人體諸陽之本,其氣化作用有升陳水液的功能。同時肺腎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正常的水液代謝。因此,在肺腎兩臟調節水液代謝中,腎主水的功能居于重要的地位,所以有“其本在腎,其標在肺”之說。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司呼吸,腎主納氣,人體呼吸運動雖為肺所主,但需要腎主納氣作用來協助。只有腎的精氣充沛,吸入之氣,經過肺的肅降(指肺氣宜清宜降),才能使之下歸于腎,肺腎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動。
若腎氣不足.攝納無權,氣浮于上;肺氣久虛,傷及腎氣,而致腎失攝納,則均會出現呼多吸少,氣短喘促,動則尤甚等癥狀。這種現象被稱為“氣不歸根”或“腎不納氣”,它的治療必須用補腎納氣的方法。
隨著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人們愈加認識到中醫理論的合理性,在中醫的整體觀的理論中,肺與腎在氣機、經脈聯屬、水液代謝和五行理論的“母病及子”“子病犯母”等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系。那么,補肺的最佳食物?
烏魚粥:取烏魚肉15()克、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將魚肉、冬瓜切成丁,與粳米一起入砂鍋內煮粥,煮熟后,加入調料,再稍煮即可。可以佐餐食用,此方法有助于溫腎利水。
桑白皮茶:取桑白皮30克,將桑白皮的一層表皮輕輕刮去,用清水洗干凈,切成短節,再給砂鍋里加適量水,煮沸,將桑白皮煮3~5次沸,然后停火,稍悶幾分鐘,即可代茶飲。每天1劑,不拘時頻飲。此方法有助于行水消腫。
白果燒雞塊:取鮮湯1500克、雞肉800克、白果肉20粒、姜片12克。將雞肉切成塊,加入黃酒1()克、鹽2克腌漬20分鐘,將雞肉洗干凈,放入鍋中,加入熟豬油或鴨油,用武火燒至七成熟。再將姜片炸香,倒入雞塊炒透斷生,再加入白果肉炒幾下,烹入黃酒、摻鮮湯,燒開后加五香粉、蔥結,然后用文火炯到雞肉軟爛,加入適量的味精、鹽、湯汁稍許,再用中火收汁,略帶汁起鍋即成。可以佐餐食用。此方法的功效是固腎縮尿,溫肺益氣。
靈芝銀耳羹:取靈芝9克、冰糖15克、銀耳6克。將銀耳用溫水泡發,然后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再將靈芝切成薄片,放入鍋中,用文火燉2~3小時,撈出靈芝,加入適量的冰糖即可食用。每天服3次,并將此湯服完。長期服用可以起到安神、止咳、養陰潤燥等功效。也適合肺陰不足、肺腎兩虛的咳嗽、失眠多夢、怔忡健忘、心神不安等人食用。
還可以多吃鮮核桃,它口味清香,香甜適口,潔白脆嫩,營養價值比較高,有“長壽果”之稱。相關資料分析,核桃仁含脂肪40%-50%,其脂肪酸主要為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含碳水化合物10%,蛋白質15%,還富含鈣、鐵、磷及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等微量元素。
營養學認為,吃500克核桃,攝取的營養相當于吃2000克牛肉或2500克雞蛋。可以看出核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對補腎助陽、潤腸通便、補肺斂肺有很好的療效。另外,還可以用于肺腎兩虛型喘咳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