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會衰老嗎?中醫學認為,人體的體虛衰老與腎的關系最為密切。具體有如下幾種:
1?腰酸腿軟,行走無力,腰彎背駝
《素問?脈要精微論》記載:“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因為腰為腎之外府,腎為先天之本,又絡二陰,若腎精虧損、腎氣衰憊則會在腰部出現腰酸腿軟、行走無力、腰彎背駝等中年早衰及老年衰老表現。
- 頭發花白稀疏
《素問?六節藏象論》記載八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素問?五臟生成篇》也記載廣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均說明頭發的榮枯稀密與腎精的盛衰、虛實有密切關系。腎精充足則頭發旺盛、烏黑有光澤,柔軟而不折斷。腎氣虛衰、腎精不足,則會出現頭發早白,脫發過早,毛發干枯、稀疏,甚至頭發全禿。
- 聽力減退,耳鳴
《靈樞?脈度篇》記載:“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耳能知五音矣。”年老之人,腎氣不足,則兩耳不聰。《靈樞?海論》又記載「'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腎主骨髓,腦為髓之海,年邁之人,腎氣耗損,骨髓減少,自然“髓之海”不能充滿,聽力減退、耳鳴,重則失聰。耳為人體的聽覺器官,人的聽覺功能屬于腦而歸于腎。這是因為中醫學認為腦為髓海,
為腎精化生。這就是說,耳的聽覺功能依賴腎的精氣作為物質基礎,也就是中醫學“腎開竅于耳”的理論根據。
- 視力減退,兩眼昏花,視物模糊
《靈樞?大惑論》記載:“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骨之精為瞳子。”中醫眼科又有“瞳仁屬腎”之說。所以,年老之人,腎陰不足,腎精虧損,不能養目,可見年老眼花,視物不清,甚至老年性白內障、老年性弱視等多種眼底疾病。
- 牙齒早脫,牙周發炎
中醫學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余”,年邁者,腎所藏之精不足,骨髓也不盈滿,可出現牙齒早脫,老人齒根不充,牙齒松動。
- 腰背酸痛,骨質疏松,易發骨折
腎能生髓,髓藏于骨腔之中,以充養骨骼,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記載:“腎生骨髓。”人到老年,腎氣漸耗,腎精虧虛,不能主骨生髓,勢必骨枯髓減,所以易患腰背酸痛、骨質疏松癥,極易發生骨脆骨折。
- 步履蹣跚,行動遲緩,反應遲鈍
由于“腎藏精,腎主骨生髓”的原理,老邁之人,腎虧精虛髓少,自然也就腰背酸楚,骨弱無力,行動艱難、步履蹣跚、反應遲鈍。
&年老者小便淋漓不爽
《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記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而腎與膀胱互為表里,腎主二便(即大、小便),小便的排出,要依靠腎陽的氣化作用。年邁之人,腎陽不足,氣化無力,因而小便排泄不暢,淋漓不盡,這也包括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所致的小便不利。
- 記憶力減退,健忘癡呆
由于腎的最主要而又十分重要的功能是藏精,主骨生髓,腦為髓之海。所以,年老之后,腎精漸少,髓海空虛,腦海不滿,腦髓不能有賴于腎精的充養,以致人老之后普遍記憶力減退,甚至出現老年性癡呆。
- 性功能減退
無論男女,凡性功能異常,主要關系到腎,正如《難經》中所記載:“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氣與腎通。”尤其是關系到命門,即腎陽,如男子不育、陽痿、早泄、遺精,女子月經不調、宮寒不孕等。而性欲的旺與衰,又與命門真火,即腎中真陽關系更為密切。腎陽充足,命門火旺,則性欲亢進,性生活強盛而持久。未老先衰者,尤其是年老以后,腎精虧損,命門火衰,自然也就導致性欲淡漠,性功能衰退,這也正是衰老的重要表現之_。
從以上10種衰老表現和中醫學理論認識,不難看出腎的衰退與人體衰老密切相關。從臨床觀察,填補腎之精血便可延緩衰老,減輕衰老程度。枸杞子、何首烏、杜仲、肉忒蓉、冬蟲夏草(北蟲草)、核桃仁、黑芝麻、鹿肉、龜肉、甲魚等補腎藥物與食物均有良好的抗衰老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