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小管功能相當復雜。腎小管的主要功能是除生成尿液外,還能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能按機 體需要進行重吸收、分泌、濃縮或稀釋,以及酸化。因此可用尿相對密度(比重)、改 良尿濃縮試驗(莫氏試驗)、血尿滲透濃度測定等來反映腎濃縮和稀釋功能;用腎小管 糖最大重吸收量、腎性糖尿、腎小管性蛋白尿、尿酶和尿氨基酸等測定來反映近端小 管功能;用放射性核素腎圖來反映腎血流量(RBF )和分泌等功能;用尿酸堿度(pH )、 血氣分析、尿可滴定酸、尿錢、氯化錢負荷試驗、碳酸氫鈉負荷試驗等來反映泌氫(酸 化)功能。當然,血、尿電解質(鉀、鈉、氯、鈣、磷、鎂等)和酸堿測定及它們的 排泄分數計算等也都能反映腎小管的一些功能。
腎單位間互不相通,腎小球的毀損就必然導致相對應的腎小管萎縮;同理,腎小 管的損害也使相對應小球內壓力變化等導致腎小球廢棄。所以兩者都可引起以氮質潴 留為特征的腎清除率下降和小管功能受損,只是發生的先后順序與嚴重程度有所不同。 因此,各種原因的慢性腎臟病(CKD)最終均可引起慢性腎衰竭(CRF)尿毒癥,而 以急性免疫性間質性腎炎為特征的移植腎急性排異反應,也必然引起腎小球濾過功能 急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