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腎的大體結構:腎臟外覆被膜(可分為纖維膜、脂肪囊和腎筋膜3層),腎實質分皮質和髓質兩個 部分。皮質在外周,約占1/3.顏色較淡,主要由腎小球組成。髓質在內部,約占2/3, 顏色相對較深,主要由腎小管組成,肉眼可見呈放線狀排列的條紋稱髓放線,向內側 集中為10?18個錐體狀外觀的腎錐體,其錐尖部較圓鈍,稱為“腎乳頭”,指向小盞, 腎乳頭上的小孔稱“乳頭孔”。腎髓質分為內外兩區,分別稱為“內髓區”和“外髓區”, 外髓區還分為內外兩帶。包繞腎髓質,伸入腎錐體間的腎皮質稱“腎柱”;髓放線呈放 射狀伸入腎皮質,在髓放線間的皮質稱“皮質迷路”。腎實質與輸尿管間的空腔部分叫 腎盂,其內層有上皮細胞覆蓋。腎盂與上、中、下三組腎盞相接,每個腎盞又與幾個 小盞連接,腎小盞就是包繞在腎乳頭外的結構。乳頭中有乳頭管,上接集合管下經乳 頭孑L通向腎小盞。腎盞、腎盂均為漏斗狀腔隙,承接由腎臟所生成之尿液,并將其輸 往輸尿管。
腎實質分為主質和間質兩個部分。主質由腎單位和集合管組成,其最主要的功能 是生成尿液;填充其間的有血管、淋巴管和間質細胞等,總稱為“間質”,其主要功能 是支持腎單位、參與物質轉運和調節機體內環境穩定。腎單位分成腎小體和腎小管兩 個部分。腎小體由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位于腎皮質內,是腎小球腎炎發生的部位。 腎小體有兩個極,一為血管極,也稱“腎小球球門”,血管經此與腎小球內的毛細血管 襟相連,血管禪間的組織結構稱為“系膜”,系于血管極處,血管極球門外是重要的腎 小球旁器(復合體)所在處;另一極為尿極,即腎小囊與腎小管的連接處。腎小球濾 出的液體稱“原尿”,流入腎小囊;腎小囊通過尿極與腎小管起始部相連。腎小管上連 腎小囊下接集合管,是吸收機體需要的物質和排泌機體不需要物質的結構,也是依機 體需要調節和保持內環境穩定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