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洗手不但是一種生活中的小事情,更關乎我們的健康,在身體保健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洗手至少有如下作用。
(1)科學保健的第一步。我們每天都用雙手做很多事情,一只手上會黏附40多萬個細菌,稍不注意這些細菌就會進入人體的各個系統,引發多種疾病。所以說,洗好手是科學保健的第一步。
(2)最有效的“健康疫苗”。冬春交替之際,尤其是驚蟄過后,是傳染病的多發期。專家認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特別是勤洗手能增強健康防御能力,形成細菌侵入身體的第一道防線。有害細菌和病毒等病原體,環境中的各種污染物以及氣候的變化,都有可能削弱人體的抵抗力。要想有效地控制傳染病,特別是控制通過以手為傳播中介的傳染病,如痢疾、肝炎、流感和寄生蟲病等,最有效的方法是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保持手和肌膚的清潔,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健康疫苗”。
(3)勤洗手,病菌隨水走。有關專家一項研究顯示,人在1小時內至少會有3次用手去碰自己的鼻子、眼睛和嘴等部位。一些常見的疾病如面部皮膚感染、感冒、腸道細菌感染等,都有可能通過手、口進行傳播。另外,根據細菌寄生的深度不同,通常皮膚上的細菌可分為兩類:一類為暫居菌,另一類為常駐菌。暫居菌和常駐菌能相互轉化,如果長時間不進行手部皮膚的清潔,暫居菌就會進入毛囊、汗腺、皮脂腺內,變成常駐個生細菌。一般來說,經常注意手部皮膚清潔的人,手部皮膚上的細菌數量比不注意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