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由生活起居不慎或氣候突變,或小兒素體虛弱、抵抗力不足,外感時邪、病毒侵犯人體而發生的肺系疾病。臨床以發熱、惡寒、鼻塞、噴嚏、流涕、咳嗽為主要表現。本病屬于中醫“傷風”、“傷風感冒”的范疇。本病的治療以疏風解表、透邪外岀為主。采用具有疏風清熱或辛散風寒作用的藥物進行沐浴,可有效透邪外達,清除感冒。
小兒咳嗽藥浴配方:
- 方一
材料:桑葉20克,菊花20克,薄荷20克,鉤藤20克。
制法:桑葉、菊花、薄荷、鉤藤加水3000毫升,煮沸5分鐘,去渣,待藥液適溫后為幼兒沐浴,每日1次。
效用:疏風散熱,清解感冒。
用于小兒風熱感冒,見熱重寒輕、有汗、頭痛、鼻塞流黃涕、咳嗽有黃痰、咽痛、口干者。
- 方二
材料:紫蘇葉30克,生姜30克,蔥30克。
制法:紫蘇葉、生姜、蔥加水300()毫升,煮沸5分鐘,去渣,待藥液適溫后為幼兒沐浴,每日1次。
效用:疏散風寒,透邪解表。用于小兒風寒感冒引起的惡寒、發熱、無汗、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痰薄、口不渴者。
- 方三
材料:金銀花20克,薄荷15克,酒精15毫升。
制法:用蒸憾法收集前兩味藥的蒸憾液,加酒精,配成含酒精15%的浴液,擦洗。重點擦曲池、大椎、風池及腋下。
效用: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4?方四
材料:董香、石菖蒲、扁豆各15克,滑石、荷葉各20克,金銀花30克,竹葉10克,薄荷15克。
制法:加水2升,水煎取汁1升,濾取藥液。洗浴全身。每次10分鐘,每日兩次。效用:化濕解暑。主治小兒暑濕感冒。
5.方五
材料:連翹、黃柏、蕾香、防風、葛根、鉤藤各15克,蒲公英、生石膏各50克,大黃10克。
制法:先將上述藥物共研成極細末,分裝于小瓶中,每瓶凈重5克,備用。洗浴時,1周歲每次用1瓶,按年齡酌量增減。將藥末煎煮或開水沖成300~500毫升,再加水至適溫洗浴。每次15?20分鐘,每日兩次。
效用:清熱解表,通腑泄熱。主治小兒感冒并伴有大便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