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由于直腸下端及肛管靜脈回流受阻或壓力增高,導致該處靜脈叢擴大、曲張而發為痔瘡。中醫認為痔瘡的發生多因飲食不節、長期便秘、濕熱與瘀滯互結而成。采用具有清熱消痔、涼血止血作用的中藥坐浴,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痔瘡藥浴配方:
- 方一
材料:蒲公英30克,槐花30克,地榆20克,赤芍20克。
制法:蒲公英、槐花、地榆、赤芍加水3000毫升,煮沸20分鐘,取藥液,待適溫后坐盆浸泡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日1次。
效用:清熱消痔,涼血止血。用于痔瘡引起的腫痛痕癢,甚或出血者。
- 方二
材料:金銀花50克,綠茶15克,食鹽20克。
制法:將金銀花、綠茶、食鹽置于盆中,
注入沸水,浸泡10分鐘后,先熏蒸肛門,待適溫后坐盆浸泡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日1次。
效用:清熱消炎。
用于肛裂及外痔輕癥。
- 方三
材料:大黃、桃仁、黃連、夏枯草各30克,紅花、芒硝各20克。
制法^先將前5味藥加清水適量,煎沸去渣,再加入芒硝溶化拌勻,倒入盆內,先趁熱熏蒸肛門3分鐘,待藥液溫度至37七?40七時,坐入盆內洗浴20~30分鐘,每日兩次。
效用:清熱燥濕,活血消腫。主治血栓性外痔。
- 方四
材料:金銀花、紅花、黃苓各30克,大黃、芒硝各60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加清水適量,浸泡15分鐘,再煮沸30分鐘,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后洗肛門,待藥液溫度降至37力?40七時,坐入盆內洗浴20?30分鐘,每日兩次。
效用: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主治夕卜痔腫痛、內痔外脫及肛門水腫。
- 方五
材料:荔枝草、魚腥草各50克,明磯10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加清水適量,浸泡15分鐘,
再煮沸30分鐘,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后洗肛門,待藥液溫度降至37%:?40X:時,坐入盆內洗浴20?30分鐘,每日兩次。
效用:清熱解毒,消腫斂瘡。主治肛隱窩炎、肛乳頭炎、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肛裂、肛門濕疹及內痔嵌頓等。
6?方六
材料:金銀花、蒲公英、白菊花、艾葉、芒硝各30克,花椒、五倍子各20克,蒼術、防風、狽0柏葉各15克,蔥白6根。
制法:將上述藥物加清水適量,煎兩次,去渣,將兩汁混合加熱后,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后洗肛門患處。每次20分鐘,每日兩次。
效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炎性外痔、肛管水腫、內痔脫出、血栓外痔、肛門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