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是不是痛風?痛風是一種有遺傳傾向的疾病,多發生于中年以上男子。多于夜間突然感到關節劇痛,并出現表面腫脹、發紅,可伴有發燒等癥狀。最常發生于腳拇趾根部的第一跖趾關節或踝關節。如不及時治療,遷延日久,病變可侵蝕骨質,損害關節,岀現僵直,影響活動。痛風結石可沉積于腎臟,損害腎功能,此外,還可誘發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并發癥。
痛風發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病人體內某些酶的缺陷,使嚓吟代謝異常,尿酸生成過多,溶解度很低的尿酸鹽,在血液中超出正常,處于過飽和狀態,導致微小的尿酸鈉結晶沉積于關節滑膜,引起無菌性炎癥,誘發疼痛等癥狀。一般來說,男血液中的尿酸正常值,每100毫升是3.6~7.9毫克,女性為2.5?6毫克。倘若尿酸量超過了這個正常值,就會變成高尿酸血癥,也即是痛風的前期現象。因此,痛風多見于男性。
痛風患者要多喝水。并不是說多喝水就可以把體內或關節腔中的尿酸全部排出體外,而是多喝水,增加體內水分之后,可以增加排尿量,間接促進新陳代謝,有助于將體內的有毒物質(包括尿酸)排出體外。如果水分不足,不僅排毒的作用降低,腎臟的水分還可能濃縮,使尿酸沉淀,進而導致結石。根據日本學者的研究,普通人一天的排尿量大約1.5升,對痛風患者而言,最好達到2~3升最佳。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比常人喝更多的水。至于飲水量的多寡,也以排尿量的比例為準,常人一天至少喝5大杯水(2500毫升),痛風患者則至少要喝7大杯水。如果平時很容易出汗的人,還要再增加。
痛風患者在喝水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必須培養良好的飲水習慣
保證每日的飲水量,以達到促進尿酸排泄的目的。
- 不要在飯前飯后半小時內大量飲水
若在飯前、飯后半小時內大量飲水,則會稀釋消化液和胃酸,妨礙正常消化功能,久而久之,會引起消化不良和消化系統疾病。
- 最佳飲水時間應是兩餐之間及夜間和清晨
夜間飲水是指晚飯后45分鐘至睡前一段時間,清晨是指起床至早飯前30分鐘這段時間。痛風患者易合并不同程度的高脂血癥、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病變。夜間缺少水分,會使血液濃縮、血黏度升高,加上夜間睡眠狀態下血流緩慢,則在動脈硬化的血管內極易發生血栓,而于凌晨又突發中風或心肌梗死的危險。如果在夜間及清晨多飲開水,血液黏度可下降,中風及心肌梗死的發生概率也將隨之下降。
- 切忌平時少飲,渴時暴飲
痛風患者要養成主動飲水的良好習慣,才有利于體內尿酸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