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有機物的主要危害:水中有機物對人類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促進水中微生物滋生,弓I發介水傳染疾病;二是本身具有毒性,導致人體中毒;三是致癌、致畸、致突變,對人體的危害長期而隱蔽。水中各種有機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方式有兩種,一是可以隨飲用水直接進入人體而發生危害,二是通過食物進入人體而發生危害。后一種方式因食物鏈的富集作用而危害更甚。
1?有機農藥
現代社會廣泛使用各種農藥,以控制病蟲害的發生。這些農藥在農田灌溉或降水時溶出,隨徑流進入地表水體,或下滲進入地下水。由于有機農藥藥效好,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每年使用量較大。常見的有機農藥分為有機氯農藥和有機磷農藥,例如DDT、666、五氯酚、甲草胺、阿特拉津(莠去津)等。這些有機農藥有的具有致癌作用,能引起食道癌、胃癌、肝癌、肺癌、血癌(白血病)等癌癥;有的能夠改變人體內的激素平衡,具有生殖毒性,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2.氯化鹵代烷
氯化鹵代烷是一類廣泛使用的有機物,有四氯化碳、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烷、氯乙烯等,常用于制冷劑、發泡劑、滅火劑、溶劑、清洗劑、化工原料等。部分氯化鹵代烷是氯消毒的副產物,如氯仿、漠仿、二漠一氯甲烷、一漠二氯甲烷。氯化鹵代烷中毒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瀉、眩暈、頭痛、運動失調,慢性中毒可使脂質過氧化,損傷細胞膜和神經,引起甲狀腺、肝、腎等器官中毒。多種氯化鹵代烷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作用,這種“三致”作用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顯現,因而容易被人們忽視。
- 酚類化合物
酚類化合物主要來源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產業,通過工業廢水進入水體,企業生產區的地表降水徑流的溶出轉移作用也不可忽視。水中主要的酚類化合物有苯酚、甲苯酚、氯酚、苯二酚等。如果長期飲用水中酚類化合物含量超標,會產生頭暈、失眠、貧血、皮疹、記憶力減退等癥狀。酚類化合物顯示具有致癌作用,達到一定劑量致癌作用明顯。
- 苯類化合物
水中的苯類化合物主要包括苯、二甲苯、苯乙烯、氯苯、苯并花等。苯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致癌作用,并損害神經、引起造血功能障礙。苯并花是重要的飲用水水質控制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