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現象是指兩種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給前者提
供營養物質和居住場所的生物共生現象。受益的一方稱為寄生物,受損害的一方稱為宿主。寄生蟲是一種寄生于植物、動物和人的體表或體內以獲取營養、賴以生存,并損害宿主的多細胞的無脊椎動物或單細胞的原生動物。
1.寄生蟲病
寄生蟲病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十分嚴重,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寄生蟲病依然廣泛流行。瘧疾、血吸蟲病、絲蟲病、利什曼病和錐蟲病等寄生蟲病,嚴重威脅著兒童和成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在不發達地區,尤其農村的貧苦人群中,多種寄生蟲混合感染也是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的發病率已被認為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基本指標。
在經濟發達國家,寄生蟲病也是公共衛生的重要問題。估計美英兩國陰道毛滴蟲的感染人數有350萬。在前蘇聯,藍氏賈第鞭毛蟲的感染特別嚴重。許多人獸共患寄生蟲病給經濟發達地區的畜牧業造成很大損失,也危害人群的健康。此外,如弓形蟲病、隱孑包子蟲病、肺砲子蟲病等與艾滋病有關的原蟲病,在一些經濟發達國家,包括日本、荷蘭、英國、法國與美國等開始出現流行現象。
我國是寄生蟲病嚴重流行國家之一,特別在廣大農村,寄生蟲病一直是危害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如瘧疾、血吸蟲病、絲蟲病、黑熱病和鉤蟲病,曾經奪去成千上萬人的生命。此外,流行相當廣泛的原蟲病有:賈第鞭毛蟲病、陰道滴蟲病、阿米巴病;蠕蟲病有:旋毛蟲病、華支睪吸蟲病、并殖吸蟲病、包蟲病、帶絳蟲病和囊蟲病等。近年致病性寄生蟲病,如隱葩子蟲病、弓形蟲病、糞類圓線蟲病的病例亦時有報告,且逐漸增加。寄生蟲病不僅是我國的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也是實現WHO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戰略目標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常見寄生蟲有哪些,你知道嗎?
- 水傳疾病寄生蟲
目前已知的水傳疾病寄生蟲有卡氏棘變形蟲,能引發阿米巴腦膜腦炎;結腸腸袋蟲,能引發小袋蟲病;隱砲子蟲,能引發隱葩子蟲病;痢疾內變形蟲,能引發阿米巴性痢疾;表吮賈第鞭毛蟲,能引發賈第鞭毛蟲病;福氏納歸蟲,能引發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大多數寄生蟲可以在水中存活.并能通過水傳播,因此,還有許多寄生蟲間接通過水傳播引發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