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酒是穿腸毒藥?相對于預防良藥,如果飲酒不知節制,又完全不顧自己的身體選擇不適當的酒,那么酒也可能是穿腸毒藥。據調查,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在400毫克/10()毫升以上時,是會致人死亡的,所以我們聽到有人“醉死”很可能是真的。
美國加州奧克蘭市凱瑟?帕瑪內特醫學中心心臟學主任亞瑟?克雷斯基博士說:“雖然每天喝3杯或3杯以上的酒,不會造成冠狀動脈受到損害,卻會導致高血壓、肝硬化、喉癌、意外事件而入院治療和死亡另一項報告甚至指出,每天喝3到5杯酒會提高50%的死亡率。確實,只要飲酒過量,或長期酗酒,對神經、心臟、胰臟、肝臟等都會造成傷害。有學者指出,過量飲酒不但會使致癌率提高10倍,更會使人的平均壽命縮短15年。
以下,就針對酒與各種疾病的關系做以說。
1.酒與腦部病變
任職于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王健杰博士,曾經提出一份報告.指出酗酒會對腦部造成傷害,這些傷害包括大腦皮層萎縮、組織受損,腦部的新陳代謝減少,更嚴重的是記憶力受損。對于這些現象,王博士形容得相當傳神:“一個30歲酗酒者的腦袋,看起來就像是一個50歲的人的腦子。”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神經學家也指出.碩搏是腦的毒藥,飲酒過量的人很容易發生腦血管栓塞、血液凝塊和局部缺血等中風前兆,其中風概率比一般人多出6倍。如果在一日內大量喝酒,中風的概率更大。
- 酒與骨質疏松癥
過量的酒精不但會造成腦的老化,也會攻擊摧毀骨細胞,形成骨質疏松癥。觀察酗酒者的骨骼,可以發現它們比實際年齡老了40歲。在所有的酒類中,啤酒和烈酒最是兇狠,它們還會增加髓骨和前臂骨折的機會。只要每天喝兩三罐啤酒.骨折概率就高出兩倍;四杯烈酒則會增加七倍的骨折概率。
- 酒與癌癥
酒喝得越多,罹患癌癥的概率就越大。法國有一項研究指出,煙抽得多、酒又喝得兇的人,罹患喉癌的概率比一般人高43倍,得鼻癌的概率更高達135倍。澳洲的研究人員也發現,酒喝得越多,罹患大腸癌的概率就越大,其中以啤酒最危險,因為它含有亞硝胺之類的致癌物。日本研究人員對啤酒持類似的看法,指出每天喝啤酒的人罹患直腸癌的概率,是不喝酒的人的13倍。
- 酒與腸胃疾病
加了酵母的啤酒,很容易刺激胃酸分泌,下肚一小時胃酸就會增加近兩倍;而同屬發酵酒的白酒,也會增加60%的胃酸;只有威士忌或白蘭地等蒸憎酒不會增加胃酸。胃酸增多容易引發胃黏膜受損,導致潰瘍、出血等現象,因此,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喝啤酒,白酒也少喝為妙。此外,喜歡在睡前小酌一杯的人最好改掉這個習慣,因為一喝完酒就睡覺很容易引起胃酸倒流,產生胃灼熱的毛病。胃酸倒流最常發生在喝下酒后的三個半小時,因此,在飯后喝酒比睡前喝酒來得好(喝紅酒還可以連帶清除膽固醇)。
- 酒與肥胖
肥胖雖然不是病,卻會引發許多致命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很多人都不知道,酒的熱量相當驚人,喝一罐普通啤酒(375毫升)的熱量就將近130大卡,差不多等于半碗白飯。100毫升的紅酒熱量則接近100大卡,白酒熱量雖然比較少,但也有75大卡。100毫升的紹興酒熱量有
91大卡,如果在喜宴上多喝幾杯,啤酒肚也是會跑出來的。隨著酒精成分越高,酒的熱量也越高,例如,酒精成分20%的米酒.每100毫升的熱量是123大卡;酒精成分高到41%左右的白蘭地、威士忌等,每100毫升的熱量約是白酒的3倍;至于酒精成分超過50%的烈酒如茅臺、伏特加等,每100毫升的熱量更超過300大卡,相當于吃了5片土司。
6.酒與肝病變
中國人一向喜歡拼酒。據說,一位法國酒商來到中國,看到辛苦多年釀成的白蘭地被當成啤酒一樣牛飲,驚訝得下巴都快掉了下來。事實上,這種看似“豪氣”的拼酒是很傷身的,尤其是烈酒。因為90%的酒精都要靠肝臟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但是肝臟每小時只能除去7~10克的酒精,即使是區區一罐啤酒也要耗費一個小時。因此短時間過量飲酒會為肝臟帶來相當大的負擔,如此長期折損肝臟,就很容易產生肝病變。
酒會導致肝病變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它的熱量雖高,營養卻很缺乏,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一概欠缺。而喜歡在交際應酬中拼酒的人,又往往忙于喝酒而疏于正常攝取食物,日積月累,脂肪肝和肝硬化就出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