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元素有哪些?水中總礦物元素的相對吸收率在1%?20%之間。相比食物而言,從飲用水中提供的礦物元素占最大比例的是鈣和鎂。水中其他的微量元素也能夠滿足人們每日所需總微量元素的5%左右。某些特殊地方的水(如深井水、火山巖水、沙漠水)中的氟和碑特別容易被人體吸收。
通常人們認為,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是由食物轉化而來的,所以對水中營養物質的要求很低。但是,對于那些不吃或很少吃肉的人來說,他們實際攝入的鐵、鋅和銅的量遠低于所需的量,所以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就至關重要了。人體所需元素主要由食物和水提供。有些研究表明,水中溶解性礦物質要比食物中的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 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與分布
(1)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
已發現的元素有112種,其中地殼中天然存在的有90余種,它們幾乎也都存在于人體中,其含量與地殼中的豐度規律基本一致。
按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可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有氧、碳、氫、氮、鈣、磷、硫、鉀、鈉、氯、鎂11種,占人體重量的99%以上。微量元素主要有鐵、氟、
鋅、銅、銳、鋸、硒、猛、碘、鋁、鐮、鉆、硅、硼等,這些微量元素都是人體必需的;另外,還有一些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存在,并非必需。
(2)元素在人體內的化學形態。
元素在人體內大致有以下幾種化學形態:
- 離子形式。主要有鉀、鎂、鈉、鈣、氯。它們以自由離子的形式存在于細胞內部和細胞外部的營養液中。因其帶電和細胞內外濃度不同,可以發揮電化學功能和傳遞信息功能。
- 小分子形式。主要有氟、氯、漠、碘、銅、鐵、鎂、銳、篠、五申、硼、硒、汞、硅等。
- 大分子形式。主要有鉀、鈉、鎂、鐵、銅、鋅、攥、輅、鉆、猛、鎧、氯、碘、硒等,它們與蛋白質結合,成為大分子的一部分。這種大分子化合物有:金屬激活酶、金屬酶、金屬蛋白質。
- 機體結構物質。主要有鈣、鎂、頓、總、硅、磷、氟這些元素成為人體某一器官或組織的組成物質,有時被稱為無機結構物質,如構成骨骼、牙齒的磷酸鈣。
可以看出,微量元素(包括個別常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化學形態是多樣的。它們活躍在人體的各個部落,發揮著重要的生理作用。有幾種微量元素在人體內還可以多種化學形式存在。
- 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微量元素雖然只占人體重量的約1%,但在人體內卻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有以下作用:
(1)微量元素是人體內幾種酶的激活劑。
酶是一種特殊的催化劑,它可以加速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所以酶常被稱為生物催化劑。人體內的生化反應,無酶參與時幾乎不能進行,有酶參與時反應速率可提高千萬倍。
一般情況下,酶的催化作用是專一的,一種酶只催化一種生化過程。在多種酶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生物體內多樣的生化過程,維持著生命的延續。
(2)微量元素參與激素在人體內的作用。
激素是人體內分泌腺(如甲狀腺、胰腺)分泌的微量彳匕學物質,進入血液轉運到作用的細胞或器官,調節細胞或器官的代謝。微量元素是某些激素的組成部分,它促進激素調節人體生理機能。
微量元素鐵可以結合于血紅蛋白中,形成含鐵血紅蛋白。含鐵血紅蛋白通過特殊傳遞作用將氧輸送到人體的每一個細胞中。人體缺鐵性貧血時,因血液攜氧能力降低,會使人體器官組織缺氧。
(4)微量元素影響核酸的代謝作用。
影響核酸代謝作用的微量元素有鐵、猛、銅、鋅、鐮、鉆等。
核酸有兩種:一種叫脫氧核糖核酸(DNA);另一種叫核糖核酸(RNA)o
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所有的基因都在DNA上線I生排列。
DNA的復制、修復和重組,是一個按照很復雜的機制、遵循一定嚴格順序進行的過程,需要許多酶和蛋白質參與。鋅在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