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人體來說,水不僅是營養物質的載體,而且還有其簡便而獨特的健康功效。雖然有的機理尚不十分清楚,但在生活實踐中已被眾多人所驗證。美國一位醫學博士研究認為:“水可以作為強體劑、鎮靜劑、溶劑、發汗劑、興奮劑和新陳代謝促進劑被使用。”他還強調說:“水雖有藥效,但又和藥劑不同,完全無副作用,這是水特有的長處。”俄羅斯學者的研究證實,若能經常飲用涼開水,有預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膚病之功效。
1?鎮靜功效
在心情煩躁、情緒不穩時,悠閑自在地慢慢少量飲水,勝似品味好酒,會產生安神鎮靜功效。例如,專家指出,約22%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會因腦部缺血發生一次眩暈;約9%的人會多次出現眩暈或昏厥;個別獻血者也會發生眩暈,甚至暈倒。這是因為,人在精神過度緊張或直立過久等情況下,可能發生腦部缺血,引起腦部供氧不足。適量飲水可以顯著緩解因腦部缺血而引起的頭暈,從而減少眩暈或暈倒。
2.解熱功效
“解熱”是指水能使人體的多余熱量得到降解而趨于正常體溫值37七左右。不論由于環境因素或疾病因素,當體溫異常升高時,都應多飲水,靠體內水的調節作用,通過多出汗等,便可使體內多余的熱量經皮膚蒸發散失掉,使體溫下降。例如,感冒發燒時,在吃藥的同時還應多喝開水,不僅可促進血液循環與凈化,排出血液中的有毒物質.還可增加排汗和排尿.以降低體溫。
3.急救功效
飲水也是人體某些疾患的急救方法之一。例如,對于高熱、腹瀉脫水的病人,應該強迫使其飲水,及時補充流失的水量.加速體內水分的吸收,以便避免脫水引起的生命危險。另外,如能對靜脈輸入().9%的生理鹽水或葡萄糖鹽水,會更快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這是因為,在正常情況下,消道里大部分水分會被大腸黏膜吸收,然后分泌黏液使消化過的食物殘渣變成半固體狀的糞便排出體外。而當大腸內的黏膜遭到破壞時,它對水的吸收功能就會大大減弱,或者由于腸內外的滲透壓發生改變,導致過多液體流入消化道.迫使腸胃蠕動加快,使消化道內的食物殘渣含水量過高,發生腹瀉。在腹瀉發生時,大腸無法吸收水分,水分大量被排出,便會引起體內的脫水現象。如前所述,當失水量達到體重的15%?20%時,往往會使人喪命。
4.伴藥功效
人們患病用藥時,不論是中藥或西藥,也不論是中草湯劑或固、粉狀成藥,服藥必伴服水。這樣才能快速充分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即首先要靠水沖飲藥物入胃腔,再靠水分擴散、溶解并滲濾藥物于體液或血液之中,然后靠水的流動性將其輸送、循環到全身病源、病灶處,最后再由水將代謝廢物、病源體及多余藥物排出體外。
另外,服藥時多喝水.以避免藥物緩慢通過,甚至滯留在食道里。這樣會由于化學或機械的刺激,損傷食道黏膜,使食道產生炎癥或出血等。同時,服藥時多喝水,可增加胃的排空速度,使藥物更快達到腸部,提高吸收速率(多數藥物在小腸被吸收)。多飲水對溶解度低而劑量大的藥物也能增加溶出量,使吸收量增加,從而提高血藥濃度,加快吸收時間,從而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
度和療效。飲水還能使尿量增加,加快藥物、毒素的排出,減少藥物對腎臟的損傷。
5.其他功效
例如,在睡前1小時飲1杯水,有催眠功效;平時飲足水量,可干凈健康皮膚,使其細胞水量飽滿,肌膚細嫩有光澤,減少皴裂與褐脂,延緩衰老;適量飲水可促進新陳代謝,又起清道夫作用,及時排出體內廢物和毒素,使機體組織健康而容光煥發,具有健體美容功效;體內的水不僅起潤滑作用,還可使人體的組織、器官、脊椎免受沖擊損傷,具有緩沖保護功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