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與人口相比,水資源是有限的,是定值,視作分子;人口是個變數,視作分母。隨著人口增加,人均水資源量減少,當減少到一定值,就出現全球水資源危機。國際公認,如果一個國家人均水資源低于300()立方米為輕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于2000立方米為中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于1000立方米為重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于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人均水資源在2000立方米以下,就是缺水國家;人均水資源1700立方米就達到缺水警戒線。
全球水資源有46.6萬億立方米。1950年世界人口25.25億人,世界人均水資源18500立方米。55年后,2005年世界人口增至65億人,人均水資源降到不足7200立方米,還不到1950年的39%。預計到2025年世界人口將達到83億人,人均水資源只有5600立方米,只為75年前的30%o在1995年,全球有4億人生活面臨水資源匱乏的壓力,預期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上升到40億人,由此將給各國社會穩定、食品安全、健康、整體經濟狀況乃至國與國的關系帶來一系列影響。
根據2011年公布的最新數據,我國現有水資源28412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200?2300立方米,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2011年世界人均水資源為7600立方米),為美國人均占有量的1/6(2010年美國人均水資源為8200立方米),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如果按照國際公認的標準,那么中國目前有16個區、市人均水資源量(不包括過境水)低于嚴重缺水線,有6個省、區(寧夏、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低于50立方米。
我國水資源有2.72萬億立方米。新中國成立時人口5.4億人,我國人均占有水資源近5000立方米。其后20年中,由于衛生醫療條件改善、死亡率降低和不節制生育,導致人口猛增,雖然在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開始嚴格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但到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時人口仍然達到11.327億人,人均水資源降到2400立方米,只是世界人均值的1/4O2005年1月6日我國人口達到13億人,人均水資源再降到2100立方米,是55年前的42%,2011年我國人均水資源為2163立方米,缺水總量達531億立方米。我國水資源可利用量為8140億立方米,占水資源總量的29%。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少生3億人口,否則目前人均水資源將降至1700立方米,達到缺水警戒線,這證明計劃生育確實給社會發展帶來了十分積極的成果。預計2030年我國人口達到峰值14.5億人,到時人均水資源將降到1900立方米,我國將成為一個缺水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