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水是生命之源”,萬物生存和生長都離不開水,人們的生產生活也離不開水。讓我們認識水的作用:
1.水的地質作用
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氣中的水,在太陽輻射熱的影響下,不斷地進行著循環(每年循環的水量約為42.3萬立方千米,占地球水量的0.03%),并轉化為強大的動能,成為改變地表面貌的重要因素。大氣的降水、河水的流動、地下水的活動等等,一方面破壞地表及地下一定深度的巖石,一方面又形成新的巖石。同時,水是一切有機體的生長要素,而有機體是改變地球面貌的又一個重要因素。由此可見,水是參與地球發展和地殼變化最積極的因素之一,水在塑造地表形態的作用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2.水的生理作用
生物(人、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在生理上和生態上都需要水。水可直接用于生物生命活動與保持生物體內水分平衡,還可作為生態因子,維持適合生物生長和發育所需的體外環境。
(1)水是原生質的主要成分:原生質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這樣才能保持其溶膠狀態,以保證代謝作用的正常進行。如果含水量減少,原生質便由溶膠變為凝膠,生命活動就會大大減弱。如風干種子的含水量低,使其處于靜止狀態,不
能萌發。如果細胞的原生質失水過多,正常的代謝就不能進行,致使植株死亡。
(2)水是某些代謝作用過程的反應物質:比如水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生產有機物的重要原料,它與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合物。還有其他生物化學反應,如呼吸作用中的許多反應,脂肪、蛋白質等物質的合成和分解反應,也需要水參與。
(3)水是生物進行代謝作用的介質:自然界中的各種無機物和有機物,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許多生化反應,也要在水介質中才能進行。各類生物體內物質的運輸,是與水分在生物體內不斷流動同時進行的。
(4)水在人體內的生理作用。
- 幫助消化:吃進嘴里的食物,經牙齒咀嚼和唾液潤濕后,從食管到腸胃,完成消化并被吸收的過程,這些環節都要水分來參與,力口速體液對營養成分的溶解。
- 排泄廢物:食物的營養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殘渣廢物,要通過出汗、呼吸及排泄的方式排出體外,這幾種不同的排泄方式都有水分的參與。
- 潤滑關節:人體關節之間需要潤滑液,來避免骨頭之間的損壞性摩擦,而水則是關節潤滑液的主要來源。
- 平衡體溫:當環境溫度低于體溫時,為了維持身體溫度保證正常生理活動,體內水分會因毛孔縮小減少蒸發而保留在體內;環境溫度高于體溫,水分就會通過擴張的毛細血管和汗孔排出體外,使體溫降低。身體通過水的流散保證生存功能。
- 維護細胞:水能促進細胞新陳代謝,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保持皮膚的濕潤和彈性。
- 平衡血液:水能改善血液的循環,有助于平衡血液的黏稠度和酸堿度。
- 水在農業上的“功勞”
我們知道,農業活動離不開水。水稻在水田中種植生長需要大量的水來灌溉,小麥雖然在旱地里生長,同樣離不開水的滋潤、栽培……各種植物中都含有大量的水,約占體重的80%,蔬菜含水90%~95%,水生植物竟含水98%以上。水替植物輸送養分;水使植物枝繁葉茂;水參加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水的蒸發,使植物保持穩定的溫度不致被太陽灼傷。看看下面這筆“水賬J1公斤玉米,要用368公斤水澆灌,小麥要用513公斤水,棉花要用648公斤水,水稻竟高達1000公斤水……農業的大豐收,水立下了汗馬功勞。
- 水是工業的血液
水參與了工礦企業生產的一系列重要環節,在制造、加工、冷卻、凈化、空調、洗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水被譽為工業的血液。例如,在鋼鐵廠,靠水降溫保證生產;鋼錠軋制成鋼材,要用水冷卻;高爐轉爐的部分煙塵要靠水來收集;鍋爐里更是離不了水,制造1噸鋼,大約需用25噸水。水在造紙廠是紙漿原料的疏解劑、稀釋劑、洗滌運輸介質和藥物的溶劑,制造1噸紙需用450噸水。火力發電廠冷卻用水量十分巨大,同時,也消耗部分水。食品廠的和面、蒸館、煮沸、腌制、發酵都離不了水,醬油、醋、汽水、啤酒等,干脆就是水的化身。
- 水承載著交通運輸
人類很早就發現水具有浮力,于是船應運而生,從羊皮充氣的筏子、用手劃槳的獨木舟、借風使舵的帆船,到載客千人的豪華郵輪,以核能為動力的航空母艦。水把陸地無情地分隔開來,船卻把世界緊密地聯系起來。我國明代鄭和率領巨大船隊七次遠航,最遠曾到達非洲索馬里一帶。水路運輸比公路和鐵路運輸便宜,運輸量大,平穩,是炸不斷的運輸線。何況有些地方根本修不了路只能靠水運。所以,在運輸業中,水運的客運量和貨運量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水運的發展,繁榮了經濟,還使上海、天津、香港、紐約、鹿特丹等港口成為了世界級的大城市。
6.水造就了自然美景
歷來的風景名勝之地,多半是以水為主角。錢塘江大潮、珠穆朗瑪雪峰、廬山的云霧、黃山的云海、哈爾濱的冰燈,都是水的換景變形。用地質的眼光來看,拔地而起的桂林山峰,鬼斧神工的云南石林,黃土高坡的千溝萬壑,雨花石的玲瓏剔透,處處都有水的杰出表現。威尼斯、蘇州、濟南、岳陽也因水聞名,杭州西湖、揚州瘦西湖、北京昆明湖、武漢三鎮、上海黃浦江、廣州珠江,是水促成了環境美。如今,水庫、渠道成了人們重要的休憩場所;人造噴泉、報時的水鐘,成了最吸引人的景點;游泳、跳水、沖浪、劃船是人們最樂意的水上活動。可以說,不管是自然的還是人工的美景都是由水來造就的。
總之,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水都在大自然中、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沒有水就沒有一切的先進和文明;沒有水就沒有一切的美景;沒有水就沒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