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月亮更亮、更圓嗎
“月到中秋分外明”。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就把農歷的八 月十五作為中秋節。人們以為中秋節的月亮是一年當中最大、最圓的。但是從天文學的角度來看,中秋節的月亮并不比其他時候更亮、更圓。
由于月球是在一個橢圓形的軌道上運行,它離地球的距離是時 近時遠的。中秋節這一天,月亮時常不在離地球最近的地方,所以 說,八月十五的月亮并不是最亮、最圓的。
我們在地球上看見的月亮總是有圓缺變化的,從一個滿月到下一個滿月,平均大概需要30天的時間,這就是一個朔望月。
朔就是每個月的初一,15天以后就是“望”。只有當“朔”發生在初一,
“望”才會在十五晚上,這是非常罕見的。一般都是望月不是剛剛 發生在十五晚上,而是在十六晚上。因此中秋節晚上的月亮往往還 沒有十六晚上的明亮。
賞月什么時候最好
人們長期以來以為中秋節的月亮分外明,是一種主觀感受,另外,還與季節有關。因為春天比較冷,人們不習慣觀賞月亮;
夏天 的月亮比較低,月光比較少,不適合觀賞;
冬天比較冷,沒有人會 出外聚眾觀賞;
而秋天正好不冷不熱,月朗星疏,非常適合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