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上廁所不用紙,而是竹片
古人把上廁所稱為“更衣”。古代的有錢人家,上廁所是要換 衣服的。
南朝的首富石崇家的廁所修得富麗堂皇,10多個身著艷麗服 裝的婢女準備好了甲煎粉、沉呑汁、新衣服等,站在門口迎候,當 然,在更多的窮苦人家,是不具備“更衣”的條件的。造紙是中國早在漢代時的一大發明,但是直到元朝,這一技術才被運用于人們 最實際的生活:如廁。而這之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大家都用竹片做如廁的衛生用品,即使皇帝也不例外。
唐宋之前,人們用的是一種叫做“廁籌”的木頭片或竹片。 《元史》列傳記載“裕宗徽仁裕圣皇后”當太子妃的時候,對婆婆非常孝順,她要在婆婆拭穢之前用自己的臉試試木片或竹片的柔軟度,這孝心實在是可圈可點,難怪“世祖每稱之為賢德媳婦”。
《南唐書?浮屠傳》記載,南唐后主李煜親自動手削竹片,以 供僧徒如廁時使用,并用面頰檢驗是否光潔滑爽,這是禮佛的帝王中最值得稱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