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三國演義》中的“三氣周瑜”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周瑜想算計蜀國,卻總被諸葛亮識破,讓劉備占盡便宜。可是,從歷史的真實性講,“三氣周瑜”純屬子虛烏有,是小說家的文藝創造。
《三國志》記載,周瑜并非心胸狹隘的人,而是氣度非凡且少年得志之人,先后深受孫策和孫權的信任。孫權用周瑜為南郡太 守,周瑜建議孫權用兵奪取蜀地,認為“得蜀而并張魯,因留奮威 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 也”。孫權答應了他,周瑜回到江陵準備起程,但是卻在馬丘病死,年僅36歲。孫權聽到消息后,穿素服舉哀。
周瑜咋死的:周瑜出兵西川,但在途中“于巴丘病卒”,巴丘在現今的洞庭 湖以東,距荊州比較遙遠。可見正史中周瑜是怎么死的,周瑜是病死的,而并非被諸葛亮氣死的。
真實的周瑜有多厲害
其實,歷史上真實的周瑜“雄烈,膽略過人”,“建獨斷之明, 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在陳壽所寫的《三國志》中,他評價周瑜是 “性度恢廓,大率得人,惟與程普不睦”。意思是說:周瑜雄姿英發, 氣度不凡,性情裕達,大體上是得人心的,只是與程普關系不和睦。難 道說與程普不和就是“心胸狹窄^嫉妒心強”嗎?其實不然,周瑜與程普不和,主要原因是在程普身上。東吳老將程普,早年跟隨孫堅,自視功高,瞧不起年輕的周瑜。
但位居周瑜之下,很不服氣,他“數凌侮 瑜”,而周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計較)”。最后使程普折服,程普 說道:“與周公玫交,如飲醇繆,不覺自醉。”由此可見,周瑜不僅心 胸開闊,人品高尚,而且有教育人、影響人、令人信服的魅力。
在《資治通鑒》中,司馬光對周瑜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在該 書的《赤壁之戰》中稱周瑜為胸中帶甲、膽識過人、智勇兼備的優秀 軍事家。
即便在其他三國的史料中,也沒有任何有關周瑜“量窄”的記 載。就是這么一位指點江山、指揮若定、鞠躬盡瘁的文武全才,在 《三國演義》中卻被羅貫中描寫成了處處算計劉備和諸葛亮的人,實 在令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