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陳世美不是負心郎
在后人的眼中,陳世美是一個符號,他代表了天下所有薄幸負 心的男人。但是歷史上的陳世美卻不是這樣。
然而,真實的歷史卻是另外一番樣子。據《均州志?進士篇》 和《湖北歷史人物辭典》記載:陳世美又名陳年谷、熟美,均州 (即湖北均縣,現十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宦之家。清初游學北 京,順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進士。初任河北某地知縣,后因康熙 帝賞識,升為貴州省知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參政。在貴州為 官時,同鄉同學來投,謀取官職,他多次接待,并勸以刻苦攻讀以 求仕進。后因來投奔者眾多,陳世美難以應付,乃囑咐管家一律謝 絕。有兩個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士子,昔日與陳世美一同進京赴 考時,曾以錢物助陳,沒想遭到了陳世美管家的回絕,頓生報復之念。遂將社會上一些升官發財、忘恩負義而拋棄妻兒之事,捏在一 起,加在了陳世美的身上,編成戲曲《秦香蓮》,在陜西、河南等 地演出。
相傳,清朝末年,有劇團在均州演出此戲時,陳世美的第八 代傳人組織家族眾人,砸了該劇團衣箱并毆打演員,使演出被迫停 止。據說,現在當地仍有“北門街不唱陳世美,秦家樓不唱秦香 蓮”的俗話。
因此,包拯和陳世美相差了幾個朝代,讓包公鍘陳世美,可以 說是"關公麟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