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是每天都有嗎:皇帝的上朝不是每天必須進行的
我國古代皇帝有兩種朝會,一種是大會文武百官、王國諸侯 和外國使臣的朝會,稱為大朝,大朝是一種隆重的典禮,往往在特定的節日舉行,如元旦、冬至、皇帝生日。
“大朝”僅僅是一種儀式,一般不處理和商定國政。
另一種常朝,即皇帝每天或間隔數天,于早晨會見主要文武官員,處理一些日常政務,如宣布政令、 決定重大軍政行動等。這種朝會,并不是皇帝進行日常統治活動的 全部,因為并非所有國家政務都是在“常朝”上決定的。所以,有 些倦政的皇帝常常不上早朝,如唐玄宗天寶年間以后貪于酒色,怠 于朝政,白居易《長恨歌》護墻中有句云:“從此君王不早朝。”
古代皇帝所處理的政務,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日常政務,不一 定均須在朝會中處理。我國古代的政治體制是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 統治,皇帝是最高的決策者與行政首腦,其下分文武百官,分工管 理各方面的政務。皇帝只須定期進行檢查就可以了。
一類是非常性的政務。如外族入侵、內部叛亂和大的天災,或出現有關官員依據 定制無法解決的問題,需要皇帝拿出處理辦法或對制度進行某些更 改。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往往要和主要官員商議決策,通過朝會處 -理,但也有不上朝會處理的。所以,古代皇帝的朝會只是皇帝進行 封建統治活動的一種形式,而絕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