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號和寺廟無關
廟號起源于商朝,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廟里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謚號之前,同謚號一道構成已 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的皇帝不稱廟號,只稱謚號。唐 以后,謚號的文字家長,才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 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如建立唐朝的李淵是 唐高祖,接替李淵即位的李世民是唐太宗。漢朝對追加廟號一事極 為慎重,因此不少皇帝都沒有廟號。后“祖”逐漸泛濫,后趙、前 燕、后秦、西秦等小國,其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
除了中國,王氏高麗、李氏朝鮮,越南李朝、越南陳朝、莫 朝、阮朝帝王也有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