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和黃帝沒有關系
《黃帝內經》成書于大約2000年前的秦漢時期,內容包羅天 文學、地理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軍事學、數學、生態學等 各項人類所獲的科學成就。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大醫學家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均深受《內經》思想的熏陶和影響,無不刻苦研讀之,深得其精要,而終成我國歷史上的一代名醫。
那么,在“內經”之前為什么要冠上“黃帝”呢?
原來,黃帝是古代的帝王,姓公孫氏,又因他生于“軒轅之 丘”,又名“軒轅氏”,再因建國于有熊,又名“有熊氏”。他戰 勝了蚩尤以后,成為天子,“因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所以稱 “黃帝”。本書假托黃帝一問,醫學家岐伯一答的形式來論述,因 此冠以“黃帝”二字。
《黃帝內經》在整個中醫的發展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該書 中闡述的理論,一直以來指導著整個中醫學術的發展,是學習中醫 不可缺少的一部經典讀物,也是現代中醫院學生學習中醫時必讀的 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