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螳螂會吃掉“丈夫”,交配的時候還會吃掉雄螳螂。關鍵是雄螳螂為什么甘愿被吃?這一系列的問題將會為大家揭開答案。
很多人會把螳螂當成惡魔,這跟它們的另外一個習性有關,那就是它們交配時的特性。螳螂在交配過程中時常會出現母螳螂吃夫的現象。母螳螂為什么要殺害與之交歡的公螳螂呢?
雌螳螂為什么吃自己配偶這個問題一直 令人們迷惑不解,后來有動物行為學家解開了這個謎:母螳螂是為了刺激公螳螂射精并確保精液持續注入其體內。原來,公螳螂神經 系統的抑制中心在頭部,一旦公螳螂丟掉了腦袋,隨之也就失去了抑制機能,沒有頭的公螳螂軀體內的精液就會流入母螳螂體內,確保卵子受精。母螳螂一邊交配,一邊從公螳螂的頭向尾部咬去,一 直吃到公螳螂的腹部為止,這時,母螳螂不僅吃飽了,而且體內卵 子也充分受精了,可以把獲得豐富營養的卵子產下來。
母螳螂是如果沒有足夠的營養就不能產卵,有個科學家做過螳螂為什么吃自己配偶的試驗,在母螳螂交配前喂給足夠的營養,結果母螳螂沒有吃掉公螳螂。
1984年,科學家里斯克和戴維斯在觀察螳螂交配時稍微做了 一些改變:他們事先把煙螂喂飽,把燈光調暗,人也隨即離開,改用攝像機記錄實驗情況,讓螳螂自得其樂。
螳螂為什么吃自己配偶實驗結果出乎意料:在三十場交配中,沒有一場出現了母螳螂吃夫現象。可見,母螳螂吃夫的 主要是因為肚子餓。而在野外,母螳螂并不是總能吃飽肚子的,那么,吃夫的現象就可能經常發生。
歐洲螳螂吃自己配偶嗎
在1992年,科學家在葡萄牙對歐洲螳螂的交配行為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的野外研究,在他們觀察到的螳螂交配現象中,大約31%發 生了吃夫行為,而且吃掉公螳螂,對蝗螂后代也非常有益。
有一項螳螂為什么吃自己配偶的研究表明,那些吃掉了配偶的母幢螂,其后代數目比沒有吃掉配偶的要多20%。里斯克和戴維斯也承認,歐洲螳螂發生的吃夫現象可能比其他螳螂更為普遍,就是它們讓母螳螂背上了吃夫的惡名。
在所有動物中,雌雄之間差異最大的,要數海洋中的紫毯章魚, 雌紫毯幸魚的體重是雄紫毯幸魚的4萬倍。在體形上,雄性只有雌性的 一顆眼珠子那么大。一位科學家曾將它們的交配過程比做麻雇和戰斗機“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