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我們可能聽得很多,主要是因為一些電視廣告提到的比較多,而我身邊其實也有很多人患有這種疾病,尤其是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而且一些長期伏案工作的人群更容易感染疾病。 那么,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一般牽引療法是什么呢?
1.牽引療法的好處
牽引治療可以減輕椎間盤的壓力,促進不同程度的髓核重新整合,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 牽引制動可減少運動刺激,有利于病變部位關節炎癥、水腫的消退和吸收; 有利于緩解腰部肌肉痙攣,放松腰部肌肉; 它通過牽引原理幫助恢復腰椎正常的生理曲線。
2.牽引治療的注意事項
牽引療法雖然安全有效,但必須根據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具體情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否則可能會加重病情。 注意牽引療法的適應證并合理使用。 如果患有心肺功能不全或骨質疏松,腰椎病變明顯、居中、或有巨大髓核突出,則不適合牽引治療。
3.手法牽引按摩
可由專業人員在多人協助下操作。 首先,患者俯臥在按摩床上,雙手托住床頭; 一名助手扶住患者腋窩于窗前,另一名助手扶住患者踝關節,向兩端拉拉,持續10分鐘左右。 然后手術者站在患者一側,用拇指或手掌按壓患者腰椎旁邊的壓痛點,用力應由輕到重。 這種牽引方法有利于加寬椎間隙,減少髓核。
4、骨盆牽引法
患者仰臥于治療床上,床腳抬高20-30度,保持頭低、腳高; 用骨盆帶固定腰部,將受傷重物置于兩側進行牽引,每側重量7-10公斤。 每天牽引1-2次,每次30-60分鐘。 孕婦、經期、高血壓、心臟病、脊柱先天畸形者禁用。
5. 自重力牽引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仰臥于治療床上,頭部抬高20-30度,保持頭高腳低。 用布環套在病人腋下,固定在床兩側的欄桿上。 使用患者自身體重作為牽引力。 每次牽引一小時左右,每天3次,每次牽引之間休息半小時。 ,2周為1個療程。
6、機械自動牽引
應用機械自動牽引是目前較為常見的牽引治療方法。 患者仰臥于治療床上,上身固定于床頭,骨盆區域用骨盆固定帶固定。 采用電機作為牽引動力,牽引力自動控制。 一般采用短時間、大重力牽引。 牽引結束后,患者需要躺下休息1-2小時,然后才能起床。
7. 提示
牽引治療后,患者不宜立即起身,應躺下休息。 離床時應佩戴護腰,以鞏固治療效果。
8. 癥狀
1、腰腿痛:
大多數患者有外傷、寒冷或過度勞累史。 發病時常出現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輕者隱痛、酸脹,重者臥床不起。 臥床休息后腰痛逐漸減輕或消退。 幾天或幾周后,我逐漸感到一側下肢出現放射痛。 當我站立、行走、咳嗽、打噴嚏或用力排尿時,下肢疼痛會加劇。
2、腰痛:
這種疼痛發生在腿痛之前或同時發生。 疼痛主要發生在下腰部或腰骶部。 疼痛主要是腰椎間盤突出刺激纖維環外層和后縱韌帶的竇椎神經纖維引起的。 疼痛部位較深且難以定位。 通常是鈍痛、刺痛或放射痛。
3、單純性下肢疼痛:
雖然腰椎病單純的下肢疼痛不適很少見,但在某些慢性退行性腰椎病中仍可能是首發癥狀。 部分中老年患者可能會出現單純的下肢麻木、酸痛或僵硬。 如果就醫時只從下肢尋找病因,往往得不到結果,造成誤診、漏診。
4、肌肉麻痹:
腰椎間盤突出癥如果長期壓迫神經,會引起神經麻痹或肌肉麻痹,有的還會引起間歇性跛行、脊柱側彎、側彎等,這些現象很容易給患者帶來很多不便,而且有些人甚至失去了運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