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法定結婚年齡將降至18歲
1、2022年新婚姻法規定多少歲可以結婚
年齡 法律法規 2022 法律法規 成年年齡
1、新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是男方不得低于22歲,女方不得低于20歲。 根據《婚姻法》第六條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22周歲,女不得早于20周歲。
2、《婚姻法》第五條【婚姻自愿】婚姻必須是男女雙方完全自愿,任何一方不得強迫對方,不得干涉任何第三方。
第六條【法定結婚年齡】男性結婚年齡不得早于22周歲,女性不得早于20周歲。 應鼓勵晚婚晚育。
第七條【禁止結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一)三代以內的直系血親、旁系血親;
(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宜結婚的疾病。
第八條【婚姻登記】男女結婚,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符合本法規定的,應當登記,發給結婚證書。 領取結婚證后,夫妻關系就確立了。 未辦理婚姻登記的,應當重新申請登記。
2. 各國法定結婚年齡
1.伊朗
法定結婚年齡男性為 18 歲,女性為 16 歲。
2. 荷蘭
法定結婚年齡18歲; 16.
3.韓國
規定男性年滿20周歲才能領取結婚證,女性年滿18周歲才能領取結婚證。20周歲以下的申請結婚必須征得父母的同意。 婦女在結婚六個月內不能申請再婚,但可以使用醫生的妊娠診斷證明作為例外。
4.巴基斯坦
法定結婚年齡男性為 18 歲,女性為 16 歲。
5.瑞士
2022年新規定成年年齡是多少歲
成人是指年滿18周歲的公民。成人是指已經完全成年的人。 與未成年人不同,不同國家或地區根據公民的身體、智力發展、生活習慣和社會要求,將成年人的年齡定為16歲至21歲。
我國《民法典》規定:年滿18周歲的公民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能夠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年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本人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年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自然人,能夠運用自己的勞動收入,維持當地人民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認定為完全行為能力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民事行為。 人們。 另外,考駕照需要年滿18歲,不過之前學理論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最終的考試要在18歲之后才能拿到。
2022年新的結婚年齡限制是18歲嗎?
一、婚姻新規:18歲可以結婚嗎?
到目前為止,我國的法定結婚年齡是男性不得低于22歲,女性不得低于20歲。 也就是說,辦理結婚登記并領取結婚證,男性必須年滿22周歲,女性必須年滿20周歲。 未達到法定結婚年齡的,不能辦理婚姻登記,并發給結婚證。 即使登記了婚姻,仍屬于無效婚姻的范圍,不受我國法律保護。
在我國18歲就代表成年,已經成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但一般情況下,年滿18周歲的公民仍無法辦理結婚證。 至少要達到法定結婚年齡才可以辦理結婚證。
因此,我國現行法律規定,一般情況下,年滿18周歲但未達到法定結婚年齡的人,不能領取結婚證。
2. 婚姻登記的流程是怎樣的
內地居民結婚,男女雙方應當到一方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中國公民與外國人在中國內地結婚,男女雙方應當到內地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結婚,雙方必須親自向一方戶口所在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并持有下列證明材料:
1、我的戶口簿和身份證;
2、本人無配偶且與對方無直系血親或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聲明。
外國人申請結婚登記,應當出示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1、本人有效護照或其他有效國際旅行證件;
2、申請人所在國公證機構出具、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該國駐華使(領)館出具的無配偶證明。
(二)審查
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對當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判斷婚姻申請是否符合結婚條件。 如有疑問,應當詢問當事人,必要時可以要求當事人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1、身份證審核;
2、家庭書評;
(三)報名
1. 需注冊
符合條件的,婚姻登記機關應當及時登記,并發給結婚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已離婚的,注銷結婚證。
2. 不允許注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冊:
(一)未達到法定結婚年齡的;
(二)非自愿的;
(三)有配偶;
(四)三代以內的直系血親或者旁系血親;
(五)患有醫學上認為不適宜結婚的疾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七條(法定結婚年齡)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22周歲,女不得早于20周歲。
第一千零五十一條(無效婚姻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2022年新規定成年年齡是多少歲
十八歲就是成年人了。
《民法通則》第十一條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執業能力,能夠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執業能力人。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成人權利:
1、公民的政治參與權:平等權、選舉權、被選舉權。
2.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權:包括公民的人格權、姓名權、榮譽權、名譽權、肖像權、住宅不受侵犯、通訊自由和通訊隱私受法律保護。
3、公民的社會、經濟、教育、文化權利:公民的勞動權、勞動者的休息權、物質援助權、教育權、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
4、特定人群權利:保護婦女權利、退休人員、軍人家屬權利,保護婚姻、家庭、母親、兒童、老人權利; 關愛青少年、兒童成長; 保障海外華人合法權益。
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2022
關于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法規內容主要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該法規定受保護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規定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生命權、受保護權、受教育權等權利,并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優先保護。 依法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基層組織和其他社會團體的共同責任。 公民有權制止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12年修正)》
第三條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 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護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 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權利。
第四條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道德、文化、紀律、法制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倡導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勞動、熱愛科學、熱愛社會公德。 ,反對資本主義、封建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