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古詩原文及賞析
《望廬山瀑布》緊扣標題中的“望”字,用廬山香爐峰來形容廬山瀑布的景色,用“懸”字來突出瀑布如珠簾垂下的樣子。天空。 瀑布畫得惟妙惟肖。
《看廬山瀑布》原文及譯文
李白望廬山瀑布十首優美古詩
李白《望廬山瀑布》
陽光下的香爐冒出紫色的煙霧,遠處的河前掛著瀑布。
飛下三千尺,疑銀河落九日。
請先登錄再添加翻譯 望廬山瀑布
陽光照射在香爐峰上,產生裊裊的紫色煙霧。 遠遠望去,瀑布就像一條長河掛在山前。
看上去三千尺的水流直沖而下,難道是銀河從九重天墜落到懸崖上。
李白望廬山瀑布十首優美古詩
《望廬山瀑布》欣賞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所寫的山水詩。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偉壯麗的景色,體現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第一句“日照香爐冒紫煙”。 “升”字形象地描繪了煙云升騰的景象。 這句話為瀑布奠定了雄偉的背景,也為下面對瀑布的直接描寫渲染了氣氛。
第二句是“望江前懸瀑布”。 “懸前川”是指瀑布像一尊巨大的白蓮從懸崖上垂到前面的河邊。 “懸”字化動為靜,威煞威笑寫遠方的瀑布。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對瀑布近距離的詳細描述。 “飛流”是指瀑布從天而降,噴涌而下。 “直下”不僅形容巖壁的險峻,也形容水流的急迫。 “三千尺”是夸張的說法,形容山的高度。
最后一句“疑似銀河從九天傾瀉而下”,讓人懷疑銀河是從九天傾瀉而下。 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更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李白《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七言絕句。
全詩是這樣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遠處河前掛著瀑布。 飛下三千尺,疑銀河落九日。
全詩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耀下籠罩著紫色的薄霧,遠遠望去瀑布如白絲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流直下的瀑布,仿佛長達數千丈,讓人懷疑銀河是從天而降,落到人間的。
李白望廬山瀑布十首優美古詩
賞析:詩中的香爐,即第一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在詩人李白的筆下卻成了別樣的景象:一座高聳入云的香爐,緩緩升起白煙,空靈飄逸。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作了紫色的云彩。 這不僅使香爐更加美麗,而且浪漫,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一個不尋常的背景。 然后詩人把目光轉向山壁上的瀑布。 “望江前掛瀑布”,前四個字就是標題。 “懸千川”,這是“望”的第一個意象,瀑布就像一條巨大的白色鏈條高懸在山水之間。 “懸”字很妙,它化動為靜,把“遠遠望去”中飛流直下的瀑布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一首詩曰:“莊哉造福!” 正是這份“造化”,才能把這個巨人“吊”起來,所以“吊”字也包含了詩人對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贊嘆。 第三句還寫了瀑布的動態。 “飛下三千尺”,字句鏗鏘有力。 “飛”字形象地描繪了瀑布噴涌而出的情景; 但詩人仍覺得不夠,遂寫了一句“疑銀河落九日”,真想墜入天穹,驚魂。 “疑點”值得細細品味。 詩人恍惚間明明說出來了,讀者也知道不是,但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生動、更真實。 一個圖像。 雄偉的香爐峰隱藏在云霧之中。 遠遠望去,瀑布仿佛是從云端直飛而下,墜入天空。 這自然與從天而降的銀河聯系在一起。 可見,“疑銀河落九日”的比喻雖然奇特,但在詩中并非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描寫中自然而然地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