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的內容
這次“貿易戰”或“貿易摩擦”大致包括兩部分。
一是圍繞“232調查”的對峙。 美國東部時間2018年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兩項總統公告,對自美國進口的鋼鐵產品加征25%的關稅,對鋁產品加征10%的關稅。 除加拿大和墨西哥外的所有其他國家,當然也包括中國。 本行政命令(總統公告)以“第 232 條調查”為基礎,其國內法律依據是 1962 年貿易擴張法(編纂為 19 USC § 1862)第 232 條以及相應的 15 CFR 第 705 條。 《貿易擴展法案》授權美國商務部對特定進口商品進行全面調查,以確定該進口商品是否符合美國利益! 國家! 國家! 家! 安裝! 完全的! 影響。
二是圍繞“301調查”的對峙。
美國4月4日公布的加征關稅清單是基于去年8月18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對中國發起的“301調查”。 調查結果于今年3月22日公布。 一經公布,引起軒然大波,但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天仍在華盛頓簽署總統備忘錄,將根據調查結果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 未來一段時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就加征關稅清單聽取公眾意見。 磋商內容包括是否需要調整現有清單項目和稅率、是否需要增加附加關稅等。 “公眾”必須在5月11日之前提交有關調整的書面意見。 此外,相關聽證會將于5月15日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舉行。聽證會結束后,“公眾”有一周的時間提出反駁。
為懲治美國貿易霸權主義的罪惡行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的有關規定,經國務院批準,建議清單于美國當天公布,也就是昨天,也就是4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14類106種商品加征25%的關稅原產于美國的商品。 實施日期將根據美國政府對我產品加征關稅的實施情況,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另行公布。
為什么說中美貿易戰才剛剛開始?
自2018年3月23日中美貿易戰升級以來,兩國均保持強硬立場,全球金融市場受到廣泛影響。 我們認為,本輪貿易戰將隨著美國中期選舉的進程而繼續演變。 當前和今年11月將是貿易戰的兩個高峰期,貿易戰的財務影響也會因資產類型和市場區域而出現明顯差異。 但基于三大原因,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影響相對有限。
首先,貿易戰對經濟的影響小于金融影響,預計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為0.1至0.3個百分點。
其次,中美之間存在“大而不能倒”的相互依賴。 此輪貿易戰不會失控。 兩國之間的博弈最終將趨向于雙向妥協。 新時代不會再有“新冷戰”。
第三,中國將堅持“以自我為中心”的應對策略,無論是短期應對還是長期補強都有足夠的政策空間。 由此看來,今年11月貿易戰的當前和金融影響值得警惕,但我們仍然對中國經濟和新型大國關系的中長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中國和美國。
2017年7月1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表聲明。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當天正式通知韓國政府,要求召開特別會議討論美韓自由貿易協定修改事宜。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6年,美國對韓國的貿易逆差從132億美元增至276億美元。 2017 年,這一數字下降至 103 億美元。
在正式通知韓國政府討論修改自由貿易協定之前,2017年6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奧巴馬政府簽署的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并不是一項“劃算的協議”,美國各國和韓國目前正在討論建立公平互惠的貿易協定。 兩國將在貿易關系方面開展合作,并將采取更多措施放寬彼此商品進入對方市場的限制。 特朗普還表示,他正在考慮退出美韓自由貿易協定。
韓國政府曾拒絕美國修改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的要求,主張韓美應首先對兩國貿易不平衡的原因進行聯合調查。
中美貿易戰何時結束?
如果中國隊落后或者超越了,那就完了。 難道你沒有注意到中國正在挑戰美國經濟領袖的地位嗎? 只要中國經濟大幅超越美國,貿易戰就會結束,或者美國會像日本一樣與中國簽署廣場協議,徹底摧毀中國經濟。 美國打壓中國不會涉及誰上臺的問題,川上賀打壓臺灣,科波上臺她也會打壓中國。 只要你還在發展,挑戰他的地位就會被打壓。 在這種情況下,簽署任何協議都是放屁。 中國和美國簽署了多項協議。 ,到底不是擦屁股,沒什么用。
誰能解釋一下中美貿易戰,我們實在是聽不懂
中美貿易爭端,又稱中美貿易戰、中美貿易摩擦。 這是中美經濟關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貿易爭端主要發生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領域;二是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領域。 二是中國不具備優勢的進口和技術知識領域。 前者基本上是競爭性的,后者則不是市場充分發揮作用的,它們對兩國經濟福利和長期發展的影響是不同的。
中美貿易摩擦主要是微觀經濟摩擦,但也會擴大到其他領域。 2003年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就已經是宏觀經濟摩擦,并且一直持續至今。 正如“入世”并不能減少中美貿易摩擦一樣,“進入市場”也不能保證中國面臨的限制會減少。 未來中美貿易可能會擴大到包括勞工標準、補貼、衛生檢驗標準、安全問題、貿易不平等以及與投資和貿易相關的制度安排等。
貿易摩擦的政治分析
中美貿易戰時間(中美貿易戰時間表)
1.公平貿易取代自由貿易。 戰后至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主題是自由貿易。 20世紀70年代后,由于巨額貿易逆差等問題,開始轉向公平貿易政策。 基本觀點是,美國市場比其他國家開放得多。 最終,美國增強自身競爭力,經常用經濟手段制裁其他國家,導致其他國家不服,從而發生貿易摩擦。
2.強調雙重標準和單邊標準主義。 這種雙重標準和單邊行動很容易招致其他國家的報復行動,貿易摩擦在所難免。
3、利益集團對貿易政策具有重要影響。 各種利益集團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和利益,積極影響美國的立法和其他政策決定,并對直接或間接影響其成員的公共關系決策施加影響。 在美國獨特的制度下,我們經常看到美國政界對對美國有利的事情視而不見,即使只影響少數人的利益,也不好。做那些對美國不利的事情。 立刻就會有人反對。
4. 國會監管貿易。 美國憲法規定,國會有權管理對外貿易的商業合同,并有權制定和征收關稅。 美國行政部門更具國際視野但無法制定外貿政策,而更關注地區利益的國會議員則可以制定外貿政策,因此貿易保護主義往往體現出來。
5、背書制度。 在美國的民主制度中,國會議員和政府官員往往是某些利益的代言人。 在選舉制度下,個人影響力和知名度對未來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美國的政客要么擁有大量財產,要么接受他人的資助。 官員當選后,資金的要求才能體現出來,所以很容易因為一些官員的利益而引發貿易摩擦!
案子
20世紀90年代,美國分別于1991年、1994年和1996年對中國進行了三次“特別301調查”。加入世貿組織后,2010年10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申請,美國商務部將對中國政府根據美國貿易法301條款制定的一系列新能源政策和措施進行調查。 這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美國首次利用“301條款”調查其他經濟體的貿易行為。 最終,中美雙方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進行談判,同意修改《風電設備產業化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涉嫌禁止補貼的內容。
2009年,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對中國產乘用車輪胎發起特別保障調查。 隨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建議美方在現行進口關稅基礎上,連續三年對中國輸美乘用車和輕卡輪胎分別征收55%、45%和35%的關稅。理由是中國輪胎擾亂了美國市場。 從價特別關稅。
2011年10月3日,美國參議院不顧中方堅決反對,以79票對19票,程序性通過《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 該案以所謂“貨幣失衡”為借口,進一步升級匯率問題,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
2012年9月底,奧巴馬簽署22年來首個禁止外國投資的總統令,否決三一重工下屬企業在美投資風電。
2012年10月8日,美國眾議院發布調查報告,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華為和中興兩家中國通信設備制造商進入美國系統設備領域。
2012年10月10日,美國商務部最終裁定中國輸美晶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和補貼。
2012年10月13日,美國太陽能公司對中國三大光伏制造商尚德、英利和天合提起“反壟斷”訴訟。
中美貿易戰時間(中美貿易戰時間表)
2018年1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對大型洗衣機和光伏產品實施為期四年和三年的全球保障措施,分別征收最高30%和50%的關稅”。
2018年2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對原產于中國的進口鑄鐵污水管件征收109.95%的反傾銷關稅”。
2018年2月2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鋁箔生產商征收48.64%至106.09%的反傾銷稅和17.14%至80.97%的反補貼稅”。
2018年3月9日,特朗普正式簽署關稅令,“對進口鋼鐵和鋁分別征收25%和10%的關稅”。
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對中國商品征收500億美元關稅,并因侵犯知識產權問題實施投資限制”。
2018年4月4日,美國政府公布加征關稅商品清單,將對輸美500億美元1333項商品加征25%關稅。 美方此舉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嚴重侵犯我國合法權益,威脅我國發展利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的有關規定,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增加原產于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 征收25%的關稅。 實施日期將根據美國政府對我產品加征關稅的實施情況,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另行公布。
2018年4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基于“301調查”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對1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 這種做法嚴重違反國際貿易規則。
中美貿易戰時間(中美貿易戰時間表)
2018年4月17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宣布對中國生產的鋼輪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即“雙反”調查); 對合金板有補貼行為。
2011年12月14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排量2.5升以上進口汽車和越野車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從2013年12月15日到2013年12月14日。
2017年8月30日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于美國、歐盟和新加坡的進口鹵化丁基橡膠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 本產品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及稅號。
2018年3月23日,中國商務部公布了232項措施暫停進口美國鋼鋁產品的優惠產品清單,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對鋁及鋁制品加征關稅給中國利益造成損失。 它計劃對價值30億美元的美國產水果、豬肉、葡萄酒、無縫鋼管和100多種其他產品征收關稅。
自2018年4月2日起,中方將對原產于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暫停加征關稅,并在現行適用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
2018年4月17日,商務部發布2018年第38號公告,公布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反傾銷調查的初裁。 商務部裁定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存在傾銷,國內高粱產業受到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 裁定稱,自2018年4月18日起,進口原產于美國的高粱時,進口經營者應當按照裁定確定的保證金比例(178.6%)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保證金。 。 本產品歸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 初裁后,商務部將繼續調查此案并作出終裁。 商務部將根據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世貿組織規則,保障各方正當程序權利。
2018年4月19日,商務部發布2018年第39號公告,公布對原產于美國、歐盟的進口鹵化丁基橡膠(又稱鹵化丁基橡膠)反傾銷立案調查初裁。聯合和新加坡。
自2018年4月20日起,進口原產于美國、歐盟和新加坡的鹵化丁基橡膠時,進口經營者應按照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確定的傾銷幅度(26.0%-66.5%)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申報。裁決。 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2018年4月20日,商務部公告2018年第37號,關于對原產于美國、加拿大和巴西的進口紙漿反傾銷措施再調查裁定的公告:調查機關裁定,原審調查期內,原產于美國、加拿大和巴西的進口紙漿傾銷對我國國內紙漿產業造成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調查機關決定根據商務部2014年第18號公告繼續實施反傾銷措施。
2018年5月18日,商務部公告2018年第44號,關于終止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反傾銷和反補貼的公告:調查機構發現近期國內豬肉價格持續下跌,不少農民面臨生活困難。 在此情況下,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實施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不符合公共利益。 終止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
這幾天G20上中美貿易戰結束了嗎?
事情還沒有結束,但兩國領導人在G20會議期間為后續談判定下了大基調。 雙方就解決貿易爭端、停止進一步加征關稅達成共識。
中國將首先開始恢復從美國進口農產品。 目前,雙方關稅不變。 雙方將于12月舉行積極會晤。 美方表示,明年1月1日起不再對2000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維持已加征的原關稅標準),為兩國貿易代表談判提供90天緩沖期派對。 貿易戰的最終走向,仍取決于雙方代表的談判結果。
答案由觀數海關數據技術服務平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