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儒史》的作者,《儒史》的作者吳敬梓的介紹,很多人都不知道。 今天奇奇就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作者簡介 《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字敏軒,安徽全椒人。
2、出身于“世代進士”的名門望族,吳全椒家族在清初曾顯赫,“五十年來,家業興盛”。
3、到了吳敬梓所在的雍正、乾隆時期,他就逐漸衰落了。 正是這個陷入困境的過程,讓吳敬梓看清了世界的真相。 從三十六歲起,他就對科舉不感興趣,也拒絕朝廷的征伐。 他不再走傳統的做官、炫耀親戚、炫耀名聲的道路。 他的深刻思考集中在《儒林外史》的寫作中。
四、內容介紹 《儒林外史》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偉大的現實篇章式諷刺小說。 其內容假裝是明朝,實際上是清朝,而且十個字里有九個是真的。
5、全書沒有一個連貫的故事情節,而是一系列相對獨立的故事串聯起來。
6、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狀態為中心,從揭露科舉制度和受其奴役的士人丑陋靈魂入手,描繪了特定時代各階層眾生的面貌,并攻擊腐蝕學者靈魂的選拔學者制度。
7、語言準確、生動、簡潔,人物刻畫生動,諷刺精湛,藝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8、魯迅先生認為《儒林外史》的出現“是第一本堪稱諷刺的書”。
9、《儒林外史》是封建社會的一面鏡子。
10、人物介紹書重點描繪了一群熱衷于名利的丑陋讀書人,從而揭露和諷刺了科舉制度的腐朽和整個封建道德的虛偽。
11、典型的腐敗儒家——周晉、范進; 典型貪官——唐峰、王輝; 典型的八股粉絲——馬靜,陸編輯; 積極典型——王冕、杜少卿。
12、從周瑾的哭、范進的笑、王玉蕙先笑后哭,可以看出作者所寫的不是指某個人,而是指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 因此,作者在贊揚或批評人物時,總是緊緊圍繞事物的本質問題而表現出分寸。
13、不同的典型人物反映不同的思想認識價值。
14、主題“儒生”以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為主要描寫對象,以批判科舉制度為中心思想。 社會的必然命運。
十五、藝術特色 1、本書的一個顯著的藝術特色是人物的素描和剪影。
16. 2.成功地運用了現實主義的諷刺藝術。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以上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