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給大家泡溫泉注意事項及禁忌,泡溫泉要注意的事項很多,大家自詡看看。
在初冬季節,邀上幾 位朋友泡泡溫泉,這對解除身體疲勞、促進血液循環、舒筋活絡、 防治疾病,都是大有益處的。
根據水質劃分,溫泉一般分為中性碳酸泉、堿性碳酸氫鈉泉、 鹽泉和硫磺泉四種。
溫泉的水質不同,則對不同的病癥具有不同的療效。如各種成分都有的單純泉,對于神經痛、風濕、皮膚病等有 療養作用;含有二氧化碳的碳酸泉,則對治療高血壓、心臟病有好 處。所以泡溫泉以前,最好先了解溫泉的種類,并根據自身條件進 行選擇,才能真正達到泡溫泉的目的,并可避免給身體帶來傷害。
一般溫泉浴可反復浸泡,每次為20 ~ 30分鐘,如果一次浸泡 的時間過長,容易出現眩暈、全身乏力。尤其是高血壓、心臟病患 者,每次最好不超過20分鐘,且起身時應謹慎緩慢,以防因血管擴 張、血壓下降導致頭昏眼花而跌倒。
泡溫泉后不要清洗和桑拿。
因為清洗時香皂中的堿性物質容 易使皮膚干燥,泡溫泉的時候,身體的排汗已經很多了,水分就相 對減少,再用香皂清洗,就非常容易造成皮膚的油脂流失。
泡溫泉后也不要蒸桑拿。泡完溫泉,水中的礦物質和負離子剛剛被身體吸 收,如果馬上進行桑拿的話,有益物質就很容易隨著汗液被排出。 另外,泡完溫泉,身體本來就有一些疲倦了,立即去蒸桑拿,極有 可能造成暈倒、缺氧等危險情況。
泡溫泉前將身體調整到適中的狀態,不要過度勞累或過于興奮。可稍作休息,等體力恢復到正常后再去泡溫泉。盡量避免飯前或 飯后立即浸泡溫泉,飯后至少間隔60分鐘比較合適。空腹或太飽時請 不要立即泡溫泉,以免出現頭暈、嘔吐、消化不良、疲倦等癥狀。
進入溫泉池前,腳先入池,先泡雙腳,再用溫泉潑淋全身,適應水溫后可全身浸入。
入溫泉池時,應從低溫到高溫,逐次浸泡,每次15 ~ 20分鐘 即可。溫泉不宜長時間浸泡,否則會出現有胸悶、口渴、頭暈等癥 狀。每隔20分鐘應上池邊歇歇。
泡溫泉時,還應多喝水,隨時補充流失的水分。
泡溫泉時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別是冬天,要準備好浴袍或毯 子,出溫泉池后及時披上。
泡完溫泉少用沐浴液,一般不必用清水沖洗。這樣有利于保持 附著在皮膚上的礦物質。但是強酸性溫泉和硫化氫溫泉等刺激性較 大的溫泉,需仔細沖洗一下,以防有副作用,皮膚容易過敏的人更需注意。
以下人群不宜泡溫泉:
-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 癌癥、白血病患者(會刺激新陳代謝,導致身體加速衰弱)。
- 營養不良或病后身體極度衰弱者。
- 帶有血管并發癥的糖尿病重癥患者。
- 嚴重濕疹、皮膚炎及皮膚有潰爛傷口者。
- 懷孕初期和后期的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