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頓都以米飯為主食并不好,那大米是最垃圾的主食嗎,其實也不能這樣說的,只是確實沒有我們想的這么營養豐富。
大米,作為大多數中國人的主食,已經成為了每日不可或缺之 物。中國70%的人口以大米為主要營養來源。但是經過精磨、去掉 大米外層部分得到的精米,與糙米相比,營養成分大大下降。
大米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的損失達40%以上。
稻米的營養價值遠不及小麥和肉蛋奶。同樣質量的稻米,蛋白質的含量和熱量只有面粉的三分之一!米飯不僅僅缺乏營養,而且對消化系統不利。米飯如 果不能很好地咀嚼,便會像沙子一樣磨損胃壁。
另外,食用米飯往往令血糖水平急劇升高,所有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宜少吃米飯。
之所以有人說大米是最垃圾的主食,是因為我們頓頓都以米飯為主食,也會產生一些健康問題,只不過長期以來被我們忽視了而已。
研究表明,在大米中存在一種叫做植酸的 物質,它能夠與鋅元素結合,形成化合物,降低人體對鋅的吸收, 在一定情況下會導致缺辭,甚至會影響兒童的正常生長和發育。
存在于大米中的植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如果把大米發酵,植酸就會 減少,不再對鋅的吸收產生影響。
關于這一點,從我國南、北方不 同的飲食習慣中就能看到很明顯的對比:習慣吃饅頭的北方人長得 比較高大,而習慣吃米飯的南方人則相對瘦小。這在一定程度上跟 鋅的攝入量有關。
另據調査,以大米為主食的中國人普遍缺乏鐵、鋅、葉酸、尼克酸和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吃面包的西方人,缺鋅狀況就相對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