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知非福的意思,戰國時期靠近北部邊城,住著一個老人,名叫塞翁,塞翁養了許多馬,一天他的馬群中忽然有一批走失了,鄰居們聽說這件事跑來安慰,勸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
塞翁見有人勸慰,笑了笑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準兒會帶來什么福氣呢?鄰居們聽了塞翁的話,心里覺得很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就認為也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
過了幾天,丟失的馬不僅自動返回家,還帶回一匹匈奴的駿馬。鄰居們聽說了對塞翁的預見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賀說,還是你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而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
憂郁的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么福氣,也許惹出什么麻煩來。鄰居們以為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她發現帶回來的那批駿馬顧盼生姿,深長提大嘶鳴嘹亮,彪悍神鏡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一天他高興的有些過火,打馬飛奔,一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
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塞翁說,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么福氣。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征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