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嗎?貓咪咬人的壞習慣基本上都是由他們的主人,手把手親力親為,潛移默化的教它們這么去做的,解鈴還須系鈴人,挨過咬的家長們,你一定看見過很很多用手去逗貓的視頻,不僅僅是我們的手,包括我們的腳,然后女孩子的頭發,哪怕是這種衣服上的任何一部分,如果你用它們來逗貓,都是在向貓咪發出一個信號,“請來咬我吧”。
撲咬動作背后真正的含義其實是玩耍,用居安思危這4個字來形容小貓咪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貓咪為了不讓自己長大以后餓死,他們最早從三周年開始鍛煉自己的捕獵能力,就是不停的與他們的兄弟姐妹或者是他們的媽媽進行這種撲咬的動作,這樣的撲咬性互動會在貓咪四五個月的時候達到一個頂峰。貓咪的智商相當于一個2~3歲的孩子,這樣的智商去做一些簡單的關聯能力,可是很在行的,那么怎么去關聯這個決定權完全在主人。
通俗點來講就是把人的身體和腹膜及與食物以及其他非常正向的互動聯系在一起,而不要和他們捕獵的對象關聯在一起,把不想讓他咬的東西變無聊,同時把想讓他講的東西變得更加有趣。當貓咪又再一次的撲咬你的身體的時候,不要做任何形式上的回應,這個時候連把它都是一種互動,一個大喊大叫,甚至可能會讓她更加地興奮,當它咬你,你應該轉身立刻就走,讓貓咪意識到這不是游戲,是無聊的。
但是這種捕獵行為是無法被壓抑的,你光單方面的用你自己的身體去冷落他,不做回應是不足夠的,你一定要給他的這種捕獵的意向找一個其他更合適的出口。比如說玩具,用玩具來滿足貓咪的撲咬行為。有什么想法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