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寒假熱(寒熱還沒有弄清楚嗎?)
最近后臺總是有粉絲給我留言:“張醫生,寒熱虛實怎么分辨?我經常看很多中醫的科普文章但是我還是分不清楚身邊人是寒是熱???”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情況,中醫有陰陽五行四診八綱,而這里面的陰陽——寒熱,就是學中醫必須明白跟了解的。
【案例分析】
王小美,女性,21歲。
面色晄白,經常感到疲倦乏力,月經前后加重并腰酸,白帶清晰,偶有頭暈,怕風怕冷,冬天手腳冰涼如冰,夏天稍好轉也比同齡人怕冷,稍有吹到冷風或者空調后就腹痛腹瀉,如此數年。
西醫診斷:腸易激綜合征
中醫診斷是什么呢?是寒是熱?
陽虛有寒
寒證:冷白稀潤靜;
熱證:熱赤稠躁動。
寒熱
【寒證】
【熱證】
寒熱各有不同
臨床上,有時候患者病情復雜,可能會出現寒熱虛實不好分辨的情況,患者會表現出一些假象來混淆醫者的視聽。
【真熱假寒】
也就是熱極似寒百思特網——邪熱內盛,陽氣郁閉于內,不能外達,看起來就像寒證一樣。
【真寒假熱】
也就是寒極似熱——陰寒內盛,格陽于外,或者虛陽浮越于上。
假象多在四肢、皮膚跟面色,真象多在胸腹、二便、脈象。
當然,有時候也會存在舍象存脈或者舍脈存象的情形,具體怎么取舍,還要看病人的具體癥狀跟醫生的臨床經驗。
所以,醫者臨證,必要仔細,病人發病,病象叢生,如果不能夠仔細分辨,往往會被患者的只言片語所引導,辨證不準,用藥自然也有偏差,就不需再說療效了。
那些下筆如有神的名中醫,往往會花很多時間在問診上面、在四診上面,而不能只片面強調望診或者是脈診或者舌診,所有征象都可能有假,最重要一定是患者描述的癥狀。
中醫切診
我是每天為百思特網你科普健康中醫知識的張醫生,關注,每天學習健百思特網康中醫知識。
本文地址:歡迎分享轉載80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