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公園西路(中央公園廣場)
《中央公園西路》是一部很好上手、快讀而無需思考的現代戲劇。作者思路流暢,故事詼諧,劇情十足。
作者—伍迪艾倫(Woody Allen,1935- ),《紐約客》雜志撰稿人、電影導演、編劇、演員、音樂家、作家和戲劇家。他的電影獲獎無數,包括四項奧斯卡獎、九項英國電影和電視百思特網藝術學院獎,以及兩項金球獎。文集:《扯平》、《無羽無毛》、《副作用》、《亂象叢生》。戲劇集:《中央公園西路》 。
然而故事情節卻激起了我這個平凡讀者的不適感(因為充滿了家庭生活中所有你能想到的狗血背叛不堪,幼稚和自私的人性被刻畫的淋漓盡致)。
說到不適,很快聯想到兩部激起類似感情的電影:一部是《上帝保佑美國》,一個已患絕癥的美國中年男子,對美國社會聒噪、自私、貪得無厭的環境充滿憎恨(他也表示過憎恨伍百思特網迪艾倫),決定通過百思特網自己來鏟除社會上的毒瘤,并吸引了抱有同樣想法的女孩,兩人手持槍械,開始大開殺戒,這個過程從一開始的刺激、爽快到后來的再次麻木、濫殺,最終收獲得也是兩人的死亡。
還有一部電影《美國精神病人》,描寫了一個無法控制自身躁郁情緒的富二代,夾雜在一群同樣精神極其匱乏的富二代中,因為受不了別人比他一絲一毫的優越而殺人的精神病故事(包括訂上了他沒能訂到的高級餐廳)。
小說《革命之路》,一對在各自風華正茂之時結合的夫妻,在婚后逐漸遭遇不順,作為一對中產夫婦,內心卻無比虛弱,于是開始作天作地作對方,在互相謾罵背叛的過程中,僅存的快樂沒了、感情沒了、信任沒了、救命稻草的希望也沒了,甚至自己的命都不要了。本是一對金童玉女,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真是唏噓。
以上美國文學作品都一個調調:物質豐盈、天生好命的人卻沒本事讓自己的生活一直好下去,精神的匱乏與內心的孱弱可以造成多少各自的鬧劇與悲劇。(但還構不成慘劇,悲劇往往是自己釀造的,慘劇多為天災人禍)
周作人大叔曾經恨鐵不成鋼的鞭笞國民劣根性,其實僅靠物質豐厚發家的資產階級也是有通病的。
那時的西方也是富強的代言詞,大部分貧困的中國老百姓不會想到不愁吃喝住行的美國人也會有那么多的抑郁與痛苦,然而當時代變幻了,一代祖國花朵成人了,城市里的親友也過上了不愁吃穿的日子的時候,那種曾經糾纏富裕的資產階級的心魔也開始在我們心中躁動。我們開始變得容易憤怒、卻總是自覺有理,遭遇挫折容易一蹶不振,卻繼續用消費讓自己獲得短暫的享樂;變得容易被社會熱點輿論煽動卻又很迷茫,不知真理何處。
說遠了,伍迪艾倫的《中央公園西路》描寫了三段在婚姻中夫妻雙方彼此欺騙背叛而惹出鬧劇的詼諧故事。沒有一點真情和正能量,這對于有愛情信仰、尊重婚姻的讀者來說,難免不適。
都說他的故事都源自于他的生活,確實,和繼女有染、三段婚姻背后的人生哲學,所指向的生活造就了這個伍迪艾倫,以及他當前的文學造詣。
可惜了,他不是莎士比亞,他的作品讓他也成不了莎士比亞。
宏立書店,原創文章:—)
本文地址:歡迎分享轉載80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