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研組工作總結(小學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
部編版主編溫儒敏的“百分之十五的高考生做不試卷很正常”的言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并且隨著部編版本教材的逐漸普及,語文、包括語文所涵蓋的傳統文化等越來越受到關注,因此,語文國學組著眼于提高老師的業務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務實、扎實為宗旨開展教研活動,主要圍繞以下內容開展。
一、關注老師學習成長
一所學校能擁有優秀的教師,這必將是一所有活動的校園;一個學生能在求學時光中遇到能對自己的前途產生深遠影響的老師,那么這個學生將是幸運的。因此教師的成長進步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活動。
1、認真學習新課標
《語文課程標準》是語文教育界的憲法,指引著教學方向,體現著國家的意志。本學期,我們組織全體語文組教師認真學習了新課標,重溫了各學段在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方面的具體要求。進一步明確了語文三個維度,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的地位和意義。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重知識輕能力、重方法輕過程、重情感輕價值觀的傾向。老師們也認真剖析了各自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自查自糾,以此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
2、走出去
任何一個人學習成長都不能故步自封,本學期語文組在走出去學習,聽名師的課、聽公立學校老師的課這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先后到泉州聚龍小鎮、施程小學等學校聆聽名師、青年教師的課,并在教學上進行了分享。
3、加強課堂實錄的學習
對于我們一線老師來說,能近距離親近名師,聆聽他們的課堂教學無疑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因為名師課堂中表出的睿智、他們對教材處理的方式、他們的引導技巧、評價語言都值得我們效仿學習。但是因為條件有限,這樣的機會畢竟少之又少,為此我們在本學期中安排了老師們學習名師的課堂實錄,如薛法根老師執教的《臥薪嘗膽》、于永正老師執教的《草》、張祖慶老師執教的《我盼望春天的薺菜》等。一節經典的語文課堂能給我們帶來許多靈感,依百思特網樣畫葫蘆未必不是好事。
4、加強對古詩詞的積累
“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富有文化底蘊的老師,擁有較好的文化素質,才能更得心應手地駕馭課堂。應校領導的要求,本學期我們加強了對老師們古詩詞的積累,側重于對一到六年級下學期古詩詞和積累,并進行了書面檢測。
5、開展公開課、評課議課
一個老師要更快地成長,通過課堂的磨煉是一種有效的途徑,通過上公開課、評課議課,能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語文學科以其豐富的內涵和外延,有許多知識值得老師們深入挖掘,上公開課的過程也是老師們歷練處理文本、合理使用多媒體課件、正確引導學生感知價值取向、展示教學基本功的過程,通過其他老師的評價得以深層次地思考、審視自己的課堂、通過一堂課把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展示出來,能更好地認識自我、取長補短。
二、做好常規工作
1、通過常規抽考,及時反饋各年段知識掌握情況
分別對六個年段進行了抽考。嚴格執行考前二十分鐘領取試卷,考完后全體教師集體批改,讓老師們真正了解各個年段孩子的語文學習情況。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較客觀公正地反饋出孩子們的各階段學習情況。對于當中所暴露出的不足,教研組都會仔細分析孩子們的卷面情況,及時把情況和每一個年段的老師進行交流,老師們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并做好階段性教學小結。
2、進行常規檢查
定時進行常規工作檢查,及時發現教學及作業批改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
3、開展晚間活動
晚間活動也是屬于綜合性學習的一種方式,為孩子們所喜聞樂見。本學期我們化整為零,將活動分散到各年級,提高了孩子們的參與面。
4、繼續關注晚間閱讀
一直以來,我們倡導學生讀好書,養成好讀書的習慣,究其原因當然是因為讀書好。課外閱讀是學生拓寬知識面的重要手段,對百思特網培養學生的真、善、美有積極影響,這不僅對語文學科有重大意義,對其他學科也大有幫助。有人說,被拴著鼻子的牛吃不肥。對于學生而言何嘗不是如此,被束縛在課本之內的學生必定是考不出好成績的。本學期我們繼續要求老師們關注學生的晚間閱讀狀況,各班級根據年級特點、根據老師們對孩子學習興趣、考試方向的理解,制定了閱讀書目,低年級以培養閱讀興趣為主,高年級注重閱讀的功利性,鼓勵學生多讀名著、讀考試中很可能考到的書籍、讀能促進自身成長的書籍。
三、開展華南講壇、豐百思特網富課外知識
中國漢字寓意深遠、源遠流長。文字是文化的載體,而中華漢字與其他任何國家的文字都不同,不僅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血脈和歷史,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文明與智慧,也許你所看見的文字有一個故事。
3月28日下午,語文組開展了“華南講壇之漢字趣談”。主講人羅金仙老師就漢字起源、造字法、書法字體等方面展開介紹,并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毓、育、兒、孟、子、嬰、保、尿、屎等文字,從字形入手,深入淺出地為學生介紹了蘊含在漢字中的奧秘,讓孩子進一步領略到漢字的神奇魅力。
這場華南講壇以漢字為圓心,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半徑,讓孩子們進一步領略到潛藏在方塊字里的審美與詩意,激發了他們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從語文教學的角度來說,“華南講壇”是一種綜合性學習,這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華南學子能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取文化,且有很多是書本中學不到的文化,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四、教學工作中的不足及下學期工作方向:
1、閱讀還要加強,不要高估學生閱讀的自覺性。在晚間閱讀中,要特別關注的是低效閱讀——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人在教室心不在教學的現象;要關注微利閱讀——比如,中高年級還在看注拼音的或是比較幼稚的圖書,看思想性、啟發性較淺的書。
2、在課堂教學中,要增加教師、學生、文本三者的有效對話,一方面要注重對話的深度,減少課堂中的無效對話;另一方面要增加對話的頻率、次數,盡量做到刪繁就簡,注重思考的深度與知識內容的廣度,并做好兩者的統一。
3、老師綜合素養方面,要加強朗讀訓練,繼續加大對古詩詞的積累。
4、加大作文訓練,多寫簡批,注重作文題目的選擇,爭取以數量換取質量。
本文地址:歡迎分享轉載80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