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貝日記影評(小影評:拉貝日記)
想要從影視劇作中了解南京大屠殺,除了看《金陵十三釵》和《南京,南京》之外,我向大家推薦《拉貝日記》這部影片。影片從一個德國西門子公司駐中國區負責人約翰拉貝的日記為底本,以拉貝在中國南京的經歷為線索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德國人眼中的1937年12月的南京是什么樣子的。
日本百思特網人進攻南京,中國軍隊準備為尊嚴而戰,南京危在旦夕。一群懷有同情心的外國人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在南京城中設立了安全區,他們通過表決選舉了在中國呆了27年的拉貝作為委員會主席,而后緊鑼密鼓地朝安全區內運送糧食、鹽、藥品等必需品,并根據拉貝的建議在能夠容納10萬人的安全區內接納了20百思特網多萬中國難民。日子一天天艱難地度過,除了要與日本親王及軍官艱澀地交涉、替中國人爭取更多的物資和權益之外,安全區內的委員會成員之間亦是大大小小的齷齪不斷。一個小小的安全區不可能逾越古老中國那復雜的人際互助關系,這就導致了區內人員的非正規流動,而這恰恰成為了日本軍人發揮他們找茬精神的救命稻草。不允許救助軍人的安全區內不斷地出現中國軍人、中國女學生不聽勸告三番五次地半夜走出安全區,終于招來禍患。一屋子的女學生蒙受在男人面前裸露的羞辱。
影片在表現安全區籌建到運行之難的同時,穿插拉貝夫婦的異地相思、張靜初與猶太帥哥眉目傳情給百思特網故事增加了一絲溫柔浪漫的情調(此處倒要推薦嚴歌苓的《寄居者》了,一樣的上海本土美女和猶太流浪男孩的故事),最終以拉貝等人在千鈞一發之際以生命抗爭取得斗爭的勝利而告終。
本文地址:歡迎分享轉載80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