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圖片(甜寶甜瓜圖片大全)
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滑縣落花白”、“南樂鴨蛋青”,光聽名字,您可能都想不到這是甜瓜。近日,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在北京市種子管理站組織的“京津冀地方特色瓜類品種現場品鑒會”上一氣見到9個地方特色甜瓜,除了前面提到的兩個品種,還有“五樓甜瓜、海南島甜瓜、開封十道白、林縣甜瓜、羊角蜜甜瓜、嵩縣白甜瓜、香甜瓜。” 據悉,這些地方特色甜瓜目前在市場上還很難見到,但未來在農業部門的推動下,有望重回市民餐桌。
羊角蜜甜瓜。受訪者供圖
風味:氣味香甜 口感酥脆
參與品鑒的蔬菜專家從肉質、水分、甜度、香味等方面進行點評。現場,工作人員用atago數顯糖度計對各個品種的糖度數值進行了測評。最終,“香甜瓜”以綜合品質俱佳獲得第一名。
風味十足的香甜瓜。受訪者供圖
“香甜瓜”是一種薄皮甜瓜,表皮渾圓沒有楞,淺綠,色澤柔和溫潤,瓜香濃郁。和網紋瓜等引進品種不同,地方特色甜瓜的最佳食用方式是,帶皮吃。吃一口“香甜瓜”,立刻能感覺到瓜皮在齒間酥脆的狀態百思特網,瓜肉綿糯,泛著瓜香,清甜的汁液充盈齒間。經檢測,這種甜瓜的含糖量在12.9%。“目前市場上的雜交薄皮甜瓜品種一般的含糖量及甜度在10到15之間,作為地方常規品種,能達到12.9%已經不錯了,”老北京特色蔬菜品種示范推廣項目負責人池秀蓉告訴記者,“如果后期栽培管理加以改進,品質等方面會有更大提高。”
據介紹,“香甜瓜”引種自河北省蔬菜所資源庫,原產于河北省南部的大名縣,該縣處于河北、山東、河南三省的交界地帶,栽培薄皮甜瓜歷史悠久。據記載,清道光年間就已經開始種植“香甜瓜”,作為貢品進貢皇家。
在此次品鑒會上,受到好評的還有“羊角蜜香瓜”和“滑縣落花白”,兩個品種的原產地都是河北和河南省的交界處,都因口感脆爽受到歡迎。
鄉土:地方當家品種“健身”復壯
在現場,記者看到參與品鑒的“羊角蜜香瓜”與現在市場上銷售的“羊角脆甜瓜”很像,“羊角蜜香瓜”的上部花紋明顯,瓜型略短于現在的商品瓜。
“成熟的‘羊角蜜甜瓜’在瓜蒂處有一個坑,成熟后,瓜蔓自然掉落。判斷品質也可以從瓜蔓處聞味道,味道越濃的,品質越好。”記者獲知,兩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羊角蜜香瓜”屬于地方常規品種。
北京市種子管理站市種子站原站長,蔬菜專家趙山普在介紹老品種。受訪者供圖
“常規品種就是在一方水土長期種植的當家品種。相較雜交品種來說,常百思特網規品種是未經雜交的高純度品種。”北京市種子管理站市種子站原站長,蔬菜專家趙山普告訴記者,“現在種植的地方品種都是經過品種提純復壯處理的。”
為什么現在市場上幾乎見不到地方特色甜瓜了?
“一是因為地方常規品種種植歷史都是幾十年、上百年,品種純度有所下降,抗病性不及雜交品種,產量相對低。”趙山普告訴記者,“還有一個,由于近年市場傾向于高甜度瓜,認為只要甜就是好,忽略了甜瓜的獨特香味,種植地方老品種的也就少了。”據專家介紹,“經過提純復壯的地方品種,百思特網種植上不成問題。”
臨縣甜瓜。受訪者供圖
此次參與品鑒繁種的薄皮甜瓜均是今年春季在日光溫室種植的,由于種植條件好,這些甜瓜種子在這里進一步提純,就像“健身”,經過復壯的種子將在來年推廣種植,“田間做到精細化管理,畝產能達到2500-3000公斤。”記者得知,在蔬菜專家和農戶的共同努力下,地方特色甜瓜有望重回市民餐桌。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編輯 唐崢 校對 范錦春
本文地址:歡迎分享轉載80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