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在勇敢以后(海闊天空,在勇敢以后)
昨天是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2019年的主題,是關注自殺預防。
自殺,一直都是一項情勢嚴峻的公共衛生議題。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每年有逾80萬人自殺身亡,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亡;自殺在15~29歲年齡組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二。
很多人可能會想,人要有多痛苦才會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下面是一些容易產生自殺想法的心境狀態
……
產生自殺的原因最主要有三點。
a.精神疾病與生活中突發的重大的挫折事件。
b.童年家庭關系中的負面經歷,包括家庭暴力、親子情緒暴力、父母常年爭吵,等等,會為兒童帶來的低自尊水平與無望感,這或許是成年初顯期人們自殺行為的“生成機制”之一。
c.人與社會缺乏有意義的融合,也就是說沒有在社會中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有意義的角色和位置。
如果你有這樣的念頭,或者你身邊人有這樣的想法,請你向你信任的人傾訴、或者陪ta傾訴釋放。如果你的念頭非常頻繁的出現,甚至開始思考具體的自殺方式,請務必立即尋求專業幫助,去當地的精神專科醫院就診。
但今天,我們想為大家介紹幾個會給人帶來希望感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你會看到,有一些人曾經經歷過難言的痛苦折磨,卻最終通過自身的修復力幸存了下來。
在整整8萬字的用戶回復和留言中,我們選出了15個劫后重生的故事。
三歲知道了我爸出軌,五歲媽媽帶我去深圳找他,他們每天都當著我面無休止地吵架,媽媽患上抑郁癥,也自殺過。
后來她回四川,留我在深圳上幼兒園。因為爸爸的工廠虧損,窮到租的房子經常斷水斷電,十幾天才能吃一次市場里賣得最便宜的豬皮,而我每天放學都只能去工廠,寫完作業等到晚上11點才能吃晚飯,晚上也經常一個人住。
七歲我回四川上小學,媽媽去市里工作,我跟著爺爺奶奶住。爺爺偏愛表妹不待見我,買了水果都會藏在床底,等我上學去才拿出來吃。當時每天晚上都是在被窩里哭著睡著,唯一的安慰就是每周媽媽回來一次。
好在小學成績一直是年級第一,又參加文藝活動,當少先隊大隊長,在百思特網學校很風光。班上沒有同學知道我家里的情況,甚至初中給小學的好朋友說我爸媽離婚了,他們都不信。百思特網
后來上初中,媽媽就把我接出來和她一起住。初二時候她堅定地和我爸辦了正式離婚(他們在我五歲百思特網以后就再無事實婚姻)。
現在我在北大,過得很充實,有一個很相愛的男朋友,媽媽也成為皮膚病領域的專家,在快五十歲的時候實現了財務自由。每次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就覺得無論有什么樣的境遇,都只有自己才能決定自己所成為的樣子。
媽媽病逝那天,正是小學畢業考試,下午在學校里專心復習第二天的數學科目時,家人行色匆匆來把我帶回家后才知道這事,對當時的我來說有如晴天霹靂,大概哭了一個鐘頭后,不斷在腦海里暗示,她一定希望我好好讀書照顧自己,我還是很冷靜完成第二天的考試,而且同學們都沒察覺出任何異樣……
直到今天,如果遇到過不去的坎,心里默默覺得她一直守護著我,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從小被父親暴打,被母親精神虐待,9歲父母就離婚了,因家庭太差學習不好,在學校被老師羞辱,被十幾個同學聯合欺負打罵了整個小學六年和初中三年,幾乎沒給留什么活路,有嚴重的對學校和家庭以及對所有人類的恐懼癥。
可我還是咬牙活了下來。沒機會上高中,就自學了自學考試,隱藏悲傷的家庭史,雖然很貧窮也用僅有的一點錢打扮好自己。強壓內心巨大的恐懼微笑友善對待他人。自學本科畢業后第三份工作居然進了世界五百強的德國外企。雖然這些年也常被貪婪奸詐的人欺負,但也慢慢習得了如何巧妙應對這種人的技能。
現在我已經35歲了,已從多年工作的外企辭職,有一個善良愛我但沒性功能的老公,沒有孩子。但幸虧這些年我從沒放棄繼續學習,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而且從沒放棄對外表的嚴格要求,長相仍然是20幾歲的樣子。還有一個善良的愛爾蘭男朋友,所以我決定出國讀研甚至移民開始新的人生。
雖然我起點奇低,從無底深坑里爬出來滿身傷痕,曾經常常覺得生不如死,花幾十倍于別人的時間和努力重建自己,就連出國讀書的機會也比別人晚了十幾年,但我從沒放棄讓自己成為美麗強大幸福的人,將來也不會放棄,永遠不會放棄。
小時候,弟弟死在我的懷里,那時候的修復力就是我要做得更好一點,爸爸媽媽就不會那么傷心了;
后來,長大一點,父母雙雙離世,留下我和妹妹,那時候的修復力就是我要活下去,帶著妹妹好好活下去;
再后來,我的其他親人接二連三去世,這世界孤獨的好像只有我一個人了,我的修復力是只要我活著,并且活得更好,在天堂里的那些親人才會真正放心。
小時候就差點被父母拋棄和販賣,童年印象里永遠都是自己一個人煮飯一個人拌著奶粉吃。
小學的時候被人栽贓辱罵老師,被人老師不分青紅皂白的扇了一耳光當著全辦公室的老師說我多么下賤。整個小學里我都在她的各種刁難和誣陷里度過,升初中的時候我成為班上唯一個人考到省里初中的學生……在荷爾蒙躁動的年紀里,一個人拿著大把錢一個人生活,所有人都以為我會變壞長歪,可最后我還是念完了初中,從高中畢業考到本科大學。
我漸漸發現我比同類孩子更清楚自己的目標,更有自己的想法,也更有自制力。我讀了一年的大學后就退學了,申請了國外的大學,現在我正住在浦東機場附近的青旅里,等待飛機。此刻我很平靜,因為到現在為止我都很感謝曾經所有的一切造就現在的我。的確,比起宿命,我更相信自己。
從6歲開始就知道父母希望我是個男孩,可是我是個女孩。父母不斷的制造孩子,因為政策原因,又不斷的墮胎。曾經發誓如果他們生了一個兒子,必定在弟弟出生那天自殺,以后的每個日夜都生活在仇恨中。終于在16歲因雙相情感障礙入院治療。
出院1年后,母親不幸因腦出血偏癱。從此恨透了父親,認為全家人所有的不幸都是他造成的,繼續抑郁,躁狂中沉淪。在接受了8年的專業藥物治療,并沒有太大的改變卻越來越依賴藥物。
后來偶然的機會認識到,我的人生不是為父親的錯誤買單。經過一年的時間擺脫對藥物的依賴,認識了現在的老公。老公告訴我:過去了就永遠過去了,想再多也不會回去,更不會改變。我現在是和他一個小家庭,要為我們的小家庭往前看。下定決心告別過去,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小時候父親欠債逃走了,從初中到高中不斷有討債人來找我和媽媽,我不得已要和媽媽分開一個人住。再加上之前父親的家暴和離婚、跟蹤和接連不斷的離婚/詐騙官司,讓我非常絕望。晚上一個人在床上抱著自己哭,沒有人能訴苦只能半夜打電話給免費心理熱線,當時真的覺得整個世界里自己就是一個人的,沒有其他人能救你出來。
但其實我也沒做什么積極的反抗,到現在大三了仿佛時間就是一種治療。現在拿到了很好的工作offer,也認真培養自己的愛好,經常和朋友們出去玩兒。想想幾年前高中的自己完全很封閉沒有什么朋友,看今天真的覺得不可思議。自己確實是有能力改變人生的,好好對自己、認真活下去就是第一步。
小時候每次被虐待后,我就會跟小布娃娃傾訴,并下定決心快快長大離開父母。奇怪的是前一天被打后睡一覺就會忘記,還是愉快地和朋友們玩耍。
但是在我成年后特別經歷了高考后,童年的影響還是讓我成為一個抑郁的人,掙扎了五年后我連續兩次自殺,第一次被人救起,第二次做了周全計劃,但是我在吸入完全能致命的一氧化碳和安眠藥一天后竟然自己醒了。那一瞬間仿佛世界變了,我感受到我似乎使命沒有完成,老天不會讓我這樣離開似的。
說起來幸運又離奇,這件事情改變了我的生活態度,開始做簡歷找工作,記錄別人對我的贊美,哪怕很小的贊美。雖然現在仍有童年留下的問題,努力了十年仍無法改變,但是我一直在努力。
我老媽曾經有很嚴重的精神疾病,變得完全不像她。但是好在就算當時她頭腦中全是幻覺時,我仍然能感受到她是愛我的。那段日子極其難熬,痛苦極了,但過去后真沒什么痛苦可以與之相比了。
長大后更是能理解很多人和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苦衷,生病并不是他們的錯。遇到問題想要逃避也是人之常情。對別人的要求降得很低,對自己的要求也不高。因為明白一切都太難控制了。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回頭看時可以說"我盡力了,無論如何做不到更好了",就足夠了。
小時候被親父性騷擾,還好沒有發生更可怕的,我至今無法原諒我父親,一定會斷絕關系。
初中時得了嚴重抑郁癥,中考成績差的一塌糊涂。無法被家人理解,家人的冷嘲熱諷,父親的懦弱,母親的責罵。自己的難于啟齒,那段時間我真的很想去死,我自虐過自殺過最后還是活了下來。
在那之后我想逼自己一把,我對自己說“你已經沒有后退的理由了!你憑什么畏縮不前!活著等死么?”然后我開始為了自己一點點努力,雖然可能做的不是很好吧,現在在努力學習英語德語并且備考GMAT爭取出國讀研。
從小被奶奶精神虐待,4-9歲這五年都沒跟父母生活在一起,15歲中考前半年爸爸出軌離婚,高考落榜復讀,27歲嫁給了一個不愛的人并被冷暴力三年,30歲生日前一周被家暴離婚,之后又愛上了一個無法在一起的人,過了三年失眠喝酒買醉的生活,直到半年前一切終于慢慢好起來了,現在偶爾還是會焦慮失眠,但是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并比大多數沒有遭遇過這些的人過的更幸福。學會愛自己和別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爸爸心理不健康,一直以來依賴家人對他的依賴生活,所以從小我被教育成“我是什么都做不到、什么都做不好的,我必須要聽爸爸的”。現在的我只想和爸爸說:“誰說我什么都做不到?我什么都能獨立完成。我的命運只可以由我自己掌握,而我會在學習中每天一點一點一步一步的成長。”
我小時候練長跑,那個時候十分厭惡這個運動,每天被迫四點起床跑上7到10公里,所有的快樂只有在比賽獲得第一的時候。長大以后,在成長過程中曾經跑步帶來的意志力,讓我在面對困境的時候能調整呼吸咬緊牙扛過去,因為知道過去這個艱難時候有稱贊和獎勵在等著我。
我在暴力家庭里長大,但是那樣的時光里是我讀書最多的時候,所有的錢都攢著買書看,去書店一看看上一天,我一直感謝那個時候的自己。現在我在北京北漂,雖說不上多優秀,但我沒長歪,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最近堅持每天畫一幅小畫,附一張,希望喜歡。
3-6年級時,父母鬧離婚,我和爺爺奶奶一起住。奶奶是個依賴怯懦的女人,我給她列了一張自我改變計劃,我告訴她“女人應該活出自己,不應該只為了給爺爺做飯”。后來,種種原因,她并沒有改變,精神每況愈下。不過修復力確實是一個禮物。即使現在,我依舊能夠推著自己向前走,好像是一種本能,“驅動自己變好”。
那時候,自殺都沒有死掉。而現在的每一天都像是重生。
曾經有一位教授對我說,在你未來的人生中,你將能夠做到你想做的一切,因為"You are a survivor. You have survived, and you'll always survive."
是的,在這無常的宇宙中,我們之所以能夠靈犀相通,是因為“幸存者”是我們共同的名字。
愿今天的推送,讓此時不快樂的人看見希望,更讓此時快樂的人更加珍惜。她們都不曾放棄,你更一定要加油。
本文地址:歡迎分享轉載78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