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鞋(扔鞋的講究)容我想想2016-11-03 09:13:00
當易建聯在比賽中突然脫下那雙李寧鞋,表情漠然的轉身離場時,現場的球迷對這一幕感到有些手足無措,他們甚至根本不知道眼前發生的這一切是因為什么。
在世界各大體育聯賽中,沒有人見過任何一個職業球員曾經因為鞋子不合適而選擇中途退場,但在CBA,這一幕卻成為了中國籃球聯賽職業化改革前夜的一場鬧劇。
事到如今,我并不想說易建聯選擇脫掉鞋子中途離場究竟是對是錯,因為每個人對這件事情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易建聯為什么選擇以這樣的方式離開場地,亦或者他腳上穿的那雙鞋子究竟是否合適,只有他自己清楚。每一個運動員都應該有權利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球鞋,就像阿聯自己說的那樣,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只是在CBA,球員并百思特網沒有選擇球鞋品牌的權利。
在孰是孰非的爭論面前,我相信很多人更關心的是,如此讓整個中國籃壇都感到無比尷尬的一幕,究竟為什么會發生?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為鞋撕逼!深扒CBA利益爭奪背后的內幕中,我已經給大家講述了CBA第一輪比賽中關于鞋子引發的風波。我在那篇文章的最后部分就已經寫到:周琦和王哲林的微博,也只是這場商業利益斗爭的小小開端。如果下一輪比賽易建聯能夠代表廣東登場,你很可能還會看到類似事件的發生。
事實上,當周琦和王哲林在第一輪比賽中拒絕穿著聯賽贊助商李寧提供的球鞋,并在賽后發微博質疑聯賽贊助商提供的球鞋無法保護自己的健康時,由NIKE導演的這場撕逼大戲就已經真正開始上演。
雖然是非聯賽贊助商,但N百思特網IKE一直希望自己的權益能夠在CBA比賽中得到最大化的體現,但從李寧公司當初以20億的天價贊助合同與負責聯賽運營的盈方公司簽下一紙合約之后,CBA的裝備贊助權益就已經全部歸李寧所有。可由于中國市場巨大的利益誘惑,NIKE仍然一直想盡辦法在CBA市場上讓自己的品牌有所體現。
只是在王哲林和周琦發出微博質疑聯賽贊助商的球鞋無法對他們提供保護時,外界輿論的導向并沒有像預想的那樣將矛頭指向李寧,反而更多的輿論是在質疑兩個年輕人在奧運會上的表現,以及他們發出這兩條微博背后的利益驅使。
如果我不說,恐怕沒有人知道在這短短的3天之內,NIKE和李寧之間究竟發生了多少博弈。
現在,就讓老司機磊哥給你揭開這幕后的故事。
在第一輪比賽結束的當天晚上周琦和王哲林拒絕穿著聯賽贊助品牌的球鞋之后,負責維護聯賽贊助商權益的盈方公司已經開始連夜收集球員穿著違規的證據。
在比賽結束的第二天上午(周一),盈方公司就正式向中國籃協遞交了一份違規函,要求中國籃協對違規球員做出處罰。
在這份違規函的敘述中,違規的不僅包括周琦和王哲林,還有新疆隊的李根和可蘭白克,而這四名隊員都是NIKE旗下的簽約球員。
王哲林用黑色筆涂黑了李寧的標識
盈方公司在這份違規函中詳細敘述了這幾名隊員違反的聯手手冊條例的對應行為,并根據聯賽手冊上的規定給出了對應的處罰建議。
籃協收到違規函之后,并沒有立刻做出處罰。在這期間,NIKE也開始與籃協進行積極溝通,繼續爭取自己的權益在聯賽中能夠有所體現。
在本周二(第二輪比賽的前一天),中國籃協向負責聯賽運營的盈方公司致函,表明NIKE希望用自己國家隊的資源與李寧的聯賽資源進行置換。
NIKE提出的置換的方式是李寧贊助的球員在國家隊的訓練比賽中可以穿李寧鞋無需遮擋標示,NIKE球員在CBA聯賽訓練比賽中可以穿著NIKE鞋且無需遮擋標示。
李寧公司認為,NIKE并沒有在聯賽開始前提出這樣的資源置換要求,而是在周琦和王哲林發微博質疑聯賽贊助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情況下才臨時提出這種置換要求,最終,李寧公司對于NIKE提出的資源置換要求給予了回絕。
在NIKE提出的資源置換要求被拒絕之后的第二天,CBA第二輪比賽即將打響,NIKE簽約球員易建聯在廣東隊賽前的公開訓練上穿著了非贊助商品牌的NIKE球鞋,并對標識進行了遮擋。
比賽當天下午,中國籃協再次強調:將堅決維護聯賽贊助商的權益,對于不穿著指定裝備的球員,將實行停賽的處罰,同時也會對俱樂部進行處罰。
在廣東和深圳的比賽開始前,易建聯按照要求換上了聯賽贊助商李寧提供的球鞋,并登場比賽。不過在第二節,他直接當場脫掉鞋子,離開賽場。
隨后,易建聯穿回自己的耐克球鞋要求上場,但是技術代表按照聯賽規定拒絕了他的上場要求,阿聯隨機離開球場回到更衣室。
正當大家以為本場比賽易建聯不會出場時,劇情再次反轉,第三節還剩下5分鐘,阿聯穿著非聯賽贊助品牌NIKE球鞋重新回到賽場。
更有意思的是,從現場的攝影師拍下的照片看,當值主裁判穿著的球鞋是NIKE旗下的JORDAN品牌,也是聯賽贊助商的競品。
廣東隊總經理胡志強賽后表示,易建聯之所以能夠穿NIKE鞋重新回到場地,是和比賽監督、技術代表在中場協商的結果,也得到了籃管中心的允許。
最終,在這場鬧劇之下,一向擅長“和稀泥”的中國籃協并沒有堅持他們在賽前表明的堅決維護贊助商權益的態度,允許易建聯穿著NIKE完成了比賽。
在了解完事件的整個過程之后,我相信每個人對此事都會有一個更加清晰的判斷。
籃協將球鞋的權益一起打包出售給贊助商行為合理么?當然不合理。一方面,運動員對于球鞋的選擇的確有著很多個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運動員也希望得到屬于自己的一份權益。這也是真正的高水平職業聯賽NBA將球鞋權益完全放開的重要原因。
可單從一個聯賽的角度看,既然制定了規則百思特網,尊重贊助商的權益就是一個職業聯賽最基本的契約精神。無論是球員還是籃協,面臨的都只是一個是否應該尊重規則的問題。
在規則面前,籃協是否該給易建聯開綠燈,可能每個人心中的答案都不同。
但客觀的說,無論是周琦、王哲林的微博炮轟,還是易建聯的棄鞋離場,如果他們將違背規則的理由歸結為說聯賽贊助商李寧提供的球鞋無法保護自己的健康,這都很難讓人信服。
道理很簡單,世界上有哪一款球鞋可以保證球員不受傷?
本文地址:歡迎分享轉載7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