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價格指數(鐵礦石期貨實時行情走勢)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自2020年下半年起,鐵礦石價格便一路飛漲。據中鋼協監測,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CIOPI)62%進口礦價格,在2021年百思特網1月18日最高達到171.6美元/噸,創近9年來新高。作為全球最大鐵礦石進口國,中國進口成本及壓力徒然上升。為此,我國也開始采取全方位行動,就在剛剛,傳來一個好消息。
1月28日消息,鞍鋼礦業齊大山鐵礦2020年生產鐵礦石總量為1064.49萬噸、鐵精礦為367.79萬噸,分別超年計劃64.49萬噸和32.79萬噸。據悉,自開采以來,齊大山鐵礦已為我國鋼鐵工業提供了超過1億噸的優質礦石,擔負著我國鐵礦石資源儲備的重大任務。
資料顯示,齊大山鐵礦創立于上世紀70年代,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露天鐵礦。在這座方圓10公里、深度270多米的巨大礦坑里,有一條長50余公里、寬24米,蜿蜒曲折、盤旋交錯的鐵礦石運輸公路,源源不斷地向外運輸著鐵礦石,被業界視為創造財富、振興發展的"生命線。
事實上,我國鐵礦石資源總量豐富,中國地質調查局此前一份報告顯示,我國鐵礦基礎儲量僅在澳大利亞、巴西和俄羅斯之后,位居世界第四位;截至2015年底,國內查明的鐵礦資源儲量為850.77億噸,擁有包括齊大山鐵礦在內、攀枝花鐵礦、弓長嶺鐵礦等18座鐵礦山。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截止至2020年10月,當月中國鐵礦石產量為7842.1萬噸,同比增長0.7%;累計方面,2020年1-10月中國鐵礦石累計產量達到71450.6萬噸,累計增長1.9%。顯而易見,提高國內鐵礦石產量,是中國鐵礦石多元化戰略里重要的一環。
另外,近日中國還公布了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計劃,力爭到2025年,鐵金屬國內自給率要達到45%以上。與此同時,為了降低碳排放量以及推動"綠色制造",中國相關部門表示今年將削減粗鋼產量。
也就是說,中國鐵礦石資源布局——對內方面,中國已經采取了提高國內鐵礦石產量、鐵金屬自給率,和削減粗鋼產量等措施;而對外方面,中國則堅持推行鐵礦石進口多元化、加大印度、非洲等國鐵礦進口量,還有通過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和合資、合營等方式獲得海外礦源。
這四大招數,齊齊落下,一方面,為中國進一步增強在國際鐵礦石貿易的話語權提供了"深厚底氣"。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也能遏制住鐵礦石價格暴漲的勢頭,有效打擊澳礦商坐地起價、隨意斷供的"惡劣行為"。
據澳大利亞資源部長皮特此前透露,作為該國鐵礦石最大買家,中國20百思特網19-2020財年進口的鐵礦石中,有高達62%來自澳大利亞。
于是在鐵礦石價格高企不下、以及中國鐵礦石需求仍將強勁的情況下,澳大利亞2020年12月資源和能源季度報告顯示,20/21年度澳鐵礦石出口收入預計將增加至1230億美元(約合7967億元人民幣)。但如今來看,中國接連出招之后,澳大利亞這個目標或難以實現。
文 | 李澤钚 題 | 曾藝 圖 | 盧文祥 審 | 李澤钚
本文地址:歡迎分享轉載79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