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 錢學森(兩彈一星功勞最大是誰)原創懷疑探索者2020-07-30 08:45:49
記得在小時候看《新聞聯播》,每當電視畫面里面一出現某一個研究軍事技術的院士接受采訪,祖父就告訴我,這些科學家“都是我們國家的寶貝”。
后來長大了一點,看了一些歷史書籍,尤其瀏覽了關于宋朝的事跡,我懂得了一個樸實的道理:一個國家如果不重視武備,即使再富裕,也不可避免要挨打。
無論在哪個國家,這個國家想要有自主的主權,沒有一個不重視建設軍事力量的。沒有主權,則人民就不能獨立自主,生命財產更不能被保障。所以,是否擁有發達的軍事技術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而研究軍事技術的政府科學家,在哪一個國家都算是真正的寶貝。錢學森和鄧稼先,無疑是寶貝中的寶貝。
(錢學森)
我看見有人在問答區提問,錢學森和鄧稼先,他們哪一個成就更高?
關于“成就高低”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分兩部分做分析。第一部分,就是看二人的科學成就,第二部分,則是看他們為國家做出的貢獻大小。綜合做比較的話,毫無疑問是錢學森的成就遠遠超過鄧稼先。
先看科學成就。在學術地位上,錢學森很早就是世界聞名的技術專家,則鄧稼先直至20世紀80年代末才由于楊振寧的介紹逐漸被人所知。錢學森在40年代末期就秘密參加了世界上最早的噴氣式飛機的研制工作,早就有了一定的成就,而那時候鄧稼先還沒有出名。
二人在科研上并不是一個領域。由于麥卡錫主義的干擾,錢學森后來在美國轉行去做工程控制論領域的專家,長期百思特網脫離了軍工科研,但他功底還在,所以回國后迅速重拾老本行,在火箭運載工具上有突出成就。而鄧稼先一直在從事核物理方面的研究。
再看對國家的貢獻。雖然二人都在從事軍工科研工作,但是從研發作用上看,錢學森比鄧稼先更加至關重要。錢學森可不僅僅是國內首屈一指的火箭專家,他的身份不僅是純粹的政府科學家,還是國防軍事科技工程的指揮員和核心決策者之一。他可以直接與高層協商中國軍事科技的發展路線,其話語權并不局限于火箭研究領域。而鄧稼先僅僅是研究核武器的主要專家之一。百思特網
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假設我們建造一條聯結上海和北京的鐵路,錢學森相當于這條鐵路的副總工程師,而鄧稼先則相當于下面某一段線路的項目經理之一。
(鄧稼先)
錢學森是國防科工委的副主任,也做過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屬于高層管理者、決策者。在火箭研發基地,錢學森話語權極高,他一紙命令可以從全國抽調幾千個科技人士前來效勞。甚至包括一些少將都聽他指揮,對他言聽計從。而鄧稼先,只能指揮十幾二十個人,在大層次上也比不上錢學森,貢獻自然就不及他。
除了在軍工領域做決策,錢學森在中國科學院親自帶過一個班的研究生,給學生們授課(不過,他的教學水平并不好,也可能是他對學生的要求過嚴,期末考試沒有一個人及格)。而鄧稼先沒有教書育人方面的工作經歷。
(氫彈)
在人品道德上,二者幾乎沒有瑕疵,算是完人。他們都是那種心地無私,愿意為國家富強犧牲自己一切的愛國人士。
錢學森早年在美國確實申請過加入美國籍(見《錢學森傳》、《他日歸來》二書),但那是為了更好的做科研工作。如果有機會為祖國服務,即使他擁有美國籍也是不能阻止他回國的。鄧稼先用手直接去觸碰核彈的事跡,也是極其百思特網震撼人心,為了國家早點強大起來,他是不顧惜自己生命的。昨天的7月29日,是鄧稼先去世的紀念日,讓我們再次緬懷這位英雄。
總體來說,在學術上,錢學森屬于超一流技術專家,鄧稼先屬于一流技術專家。在人品道德上,二者都是完人。他們都是國家的寶貝。
本文地址:歡迎分享轉載79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