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正紅(鄧正紅簡介)原創疆南職都2020-11-20 09:30:00
作者:周楠
上一章節我們著重探討了“激勵為首”的橫山法則,橫山法則是指自發的才是最有效的,激勵員工自發地工作最有效并持續不斷的控制不是強制,而是觸發個人內在的自發控制。
橫山法則的內涵是:自決權→自覺性、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強權控制≠自我管理。
橫山法則的實踐有:強權文化在消失、人本激勵興未央、利益驅使當先行、自我管理在發展。
本章節我們進入“激勵為首”的第7節:倒金字塔管理法。
倒金字塔管理法(Pyramid Upside Down)最早由瑞典的北歐航空公司(SAS)總裁楊卡爾松提出,也有人稱之為倒三角管理法。
按照卡爾松對企業管理架構的設計:
最上層:一線工作人員(卡爾松將其稱之為現場決策者)。
中間層:中層管理者。
最下層:總經理、總裁(卡爾松將自己稱之為政策的監督者)。
職場管理
1.倒金字塔管理法的由來
20世紀70年代末,石油危機造成世界范圍內的航空業不景氣,瑞典的北歐航空公司也不例外,每年虧損2000萬美元,公司瀕于倒閉。在這個危機的時刻,一位朝氣蓬勃、極具領導才能的年輕人----楊卡爾松受命于危難之中,擔任了北歐航空公司的總裁。卡爾松接任后采用了新的管理方法,一年后,北歐航空公司盈利5400萬美元。這一奇跡在歐洲、美洲等廣為傳頌。
卡爾松來到北歐航空公司時,公司一片蕭條,人心惶惶,員工們不知道公司會走向何處。卡爾松利用3個月時間,在仔細研究了公司的狀況后向所有員工宣布,他要實行一個全新的管理方法。他給它起名字叫"Pyramid Upside Down",簡稱叫倒金字塔管理法。
2.倒金字塔管理法的含義
倒金字塔管理法的總的含義是“給予一些人以承擔責任的自由,可以釋放出隱藏在他們體內的能量”。
那么這種管理方法出現了什么效果呢?SAS公司采用這種方法三個月之后,公司的風氣就開始轉變,他開始讓員工感覺到,我是現場決策者,我可以對我分內負責的事情做出決定百思特網,有些決定可以不必報告上司。把權力、責任同時下放到員工身上,而卡爾松作為政策的監督者,他負責對整體進行觀察、監督、推進。
卡爾松認為----
①人人都想知道并感覺到他是別人需要的人。
②人人都希望被作為個體來對待。
③給予一些人以承擔責任的自由,可以釋放出隱藏在他們體內的能量。
④任何不了解情況的人是不能承擔責任的;反之,任何了解情況的人是不能回避責任的。
他的倒金字塔管理模式就是在這樣一種思維的指導下產生的。
倒金字塔管理法
3.倒金字塔管理法的區別
從管理架構上來說,傳統的組織架構基本都是金字塔模式:最上層是決策者、總經理;中間層是中層管理者(部門經理,車間主任等);最下層是一線工作人員,也叫政策的執行者。
而卡爾松的倒金字塔管理模式則恰恰相反:最上層是一線工作人員(卡爾松將其稱之為現場決策者);中間層是中層管理者;最下層是總經理、總裁(卡爾松將自己稱之為政策的監督者)。
卡爾松為什么決定把這個顛倒過來呢?
因為他發現要把公司做好關鍵在于員工,他個人認為是這樣,在管理學上認為一個公司能不能好,管理者是最重要的。卡爾松在這個"倒金字塔"管理法的最下面,他給自己命名為政策的監督者,他認為公司的總目標一旦制定下來之后,總經理的任務是監督、執行政策,達到這個目標。那么中層管理人員不變,最上面這一層是一線工作人員,卡爾松稱他們為現場決策者。
將責任、權利更多的交給員工,這本身就是挖掘潛力最好的捷徑,也是釋放員工能量的最佳辦法。
現在,我們應該思考一下,該將哪些責任放到第一線了,比如:
1.面向顧客的人員有更大權利
我們各個公司在營銷、銷售上都會下很大功夫,想方設法拓展新客源、留住老顧客。為了方便服務顧客,總會設立一個“意見箱”“投訴箱”之類的,或者定期舉辦客戶座談會等,以便及時能夠聽取到顧客的意見和建議,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顧客的意見建議,無論是通過現在哪種渠道,到達中層或高層的桌面時,都是需要很長一個時間,也許到那個時候,這位顧客已經成為了競爭對手的客戶了。
如果將處置這類意見、建議及投訴的權利,放到一線工作人員身上,這無疑會十分及時地得到處理。
面向顧客的權利
2.基層操作人員有更多責任
除了面向顧客的銷售人員外,還有一類人員的責任也必須加大,讓他們能夠承擔更多責任,那就是一線的生產操作人員。
產品過不過關,不一定非要質檢部門來衡量,直接操作的工作人員心里就會有數。
如果僅憑質檢部門那幾名員工,來進行抽檢,其效果顯然并不能確保每一件產品都符合質量要求,也讓質檢人員疲于奔命。
如果,將質檢的責任放到一線操作人員頭上,在承擔這一責任的同時,提升員工待遇,我想產品質量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3.庫管人員應該有采購計劃的責任
作為企業的庫管,除了管理儲存物資、設備、設施外,他還應該承擔采購計劃的責任。
什么物資、設備用得快,還有多少,需要及時補充,庫管是最清楚的。那么,庫管在清點剩余物資時,其實就做好了一份現存物資的采購計劃,為什么還要采購部專門來做呢?
采購部做現存物資采購計劃,其數據其實也來自于庫管人員,何不直接讓庫管來承擔此項責任?
而采購部則將重點集中在額外物資的采購上,豈不更加有效?
總而言之,將更多的責任放到一線員工身上,會極大地刺激員工釋放更多能量,這就是管理的藝術所在。
基層責任
1.管理方式的改變
倒金字塔管理法改變了傳統的上令下行的管理方式,其核心就是人人都要承擔責任,可以對份內的事情做出決定,不必事事上報。而總裁只負責對政策的執行進行觀察、監督、推進。
2.工作熱情的轉變
讓每個員工可以在這個由公司管理者搭建的"V型"無限空間里,自由發揮,釋放自己的工作熱情。而員工一旦受到信任與重視,就會為企業發展提出好建議,就會使自己甚至是整個企業的工作效率大提高。
3.生存模式的轉變
管理大師德魯克預言,"未來的企業組織將不再是一種金字塔式的等級制結構,而會逐步向扁平式結構演進"。
實踐證明,企業組織結構由"金字塔"向"扁平化"轉變,已成為企業管理中組織結構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實,德魯克預言中的"扁平式結構"就是倒立的"金字塔",這種未來管理模式與企業生存管理專家鄧正紅先生創立的企業未來生存管理理論的V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鄧正紅企業未來生存管理理論指出:V生存模式是企業未來生存方式的必然選擇。"V"是英文Value(價值)、Victory(勝利)的第一個字母,由此導出V生存模式的核心理念:生存在于價值,堅持就是勝利。
"V"是漢字倒立"人"的形狀,意思做人要正立,生存要倒立。所謂倒立,其實是一種超常規思維,如對市場要有超越一般的判斷,要有危機感,要有超前意識,要有創造性。
"V"的底部是兩條射線的交叉點,兩條射線代表無邊無際的空間,交叉點代表企業對外界信息的神經處理中樞,射線表明企業是一個開放、與大環境融為一體的系統。也可以理解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的軌跡,即從一條射線獲得外界信息,通過交叉點的消化處理,形成決策,又通過另一條射線輻散出去。
"V"形表明企百思特網業的重心在內、在下,整體態勢表現出企業穩健經營的風格。
生存模式的轉變
倒金字塔管理法的總的含義是“給予一些人以承擔責任的自由,可以釋放出隱藏在他們體內的能量”。
倒金字塔管理法與傳統管理的最大區別,就是權利、責任在一線的體現。
倒金字塔管理法的實踐:面向顧客的人員有更大權利、基層操作人員有更多責任、庫管人員應該有采購計劃的責任等。
倒金字塔管理法的作用和意義:管理方式的改變、工作熱情的轉變、生存模式的轉變。
上述觀點你同意嗎?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定律554 | 橫山法則:好的管理,是觸發被管理者的自發管理
定律553 | 赫勒法則:沒有有效的監督,就沒有工作的動力
提示:職場美文創作不易,閱讀之后請點擊右上角【關注】,關于管理定律方面,還有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持續關注下一個話題!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