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電梯故障代碼(通力電梯故障代碼大全及處理方法)梯大叔2020-07-16 18:34:54
V3百思特網f25 調試指南
一: 概要
調試指南僅用于 v3f25 驅動模塊 713990REV2.0 該驅動模塊在出廠前已經過測試,百思特網并預設基本調節
1.1 安全與健康
1.2 工具 數字萬用表/測試法碼
1.3 參考資料 am-1.1.30-b tc04807wl-en.tc04807w2-en so-11.65.09-6 as-11.65.01-a as-11.65.08-a
1.4 操作界面: Lce 軟件必須是 3.3 相當于(chinaMAX1.4) 或以上版本,V3f25 參數在 Lce 菜單 6 中,其操作方法與其它菜單相似,更改 Lce 菜單 6 中參數必須在 Rdf 模式下進行,讀取或更改完菜單 6 的參數后記錄退出菜單 6。更改后就參數就起作用,但斷電后丟失。用菜單 6-99 永久保存參數。
1.5 V3f25 組成
V3F25 包括:
-Hcb:運動控制板 385:A1(High speed motion controlboard)
-逆變板 385A2:(Lnverter board)
-CMB:電流測量板 385:A3(Current measure board)
-風扃 303
-變壓器 89
-中間直流電路電容器 385:c1,c2,(c3,c4)
-大功率晶體管 385:v1-v3
-制動三極管 385:v4(Braking Transistor)
-二極管整流橋 385:v5(Diode Bridge)
-制動電阻 306 只用于 40A 的 v3f25 中
1.6 385:Al hcb 板在此板上 RDIR 插針有兩個,不能少 (不論是水平或是垂直), 將兩針都旋轉 90 度就可以改變旋轉孌壓器的極性.
1.7 385:A2 lnverter board 逆變板
二 驅動系統/ 馬達設定: 確保 am-1.1.30 的 19.2 章所列項目己檢查完成
2.1 檢查連接插:tacho 測速計(xg1,xg2;屏蔽線接到左側板),resolver 旋轉變壓(xr),lwd(xw 接電阻 2-10k)
2.2 開電;先打下 rdf 并接通 298(保險開關),再送主電源(注意次序)
2.3 檢查(6-3---7,6-60=19),如是 q2 馬達還要檢查 6-8,6—10=12,用萬用表檢查 Mxtorq 設定(核對附表);如是 Q2馬達,核對菜單 6—10,測量Mxtorq(+) 和 AGND(-) , 調RTORQ,如果調整 TORQ 則必 須同時檢查并 調整 TAC 和 TSPL
注:q1 馬達是一種新的 mxl8 馬達型號,在馬達鉻牌上標為 mxl8q2
2.4 tacho 極性向上 TPOL 亮,否則調換 XGl 和 XG2
注意:rdir 插針有兩個, 不能少( 不管是水平還是垂直), 將兩插針都旋轉90 度就可以改變旋轉變壓器的極性.
2.5 Resolve 極性向上 RPOL 亮, 否則將 RDIR 跳線轉 90 度 .
注:以下(2.x)和(2.y)并非出自 AM-11.65.15 原文,而是參照FL-Il.65.20(2.x) 385:A3cmb 板平衡調節,務必按以下次序 :
(a) 調 p1,使 U 與 CMB 板上的AGND 之間電壓為 0mv(+/-0.1mv);
(b) 調 p2,使 W 與 CMB 板上的 AOND 之間電壓為 0mv(+/-0.1mv);
(c) 調 p3,使 v 與 CMB 板上的 AGND 之間電壓為 Omv(+/-O.1mv)
(2.y) 385:AIHCB 板三相平衡調節,先短接 UREF2:
(a) 調 RTR,使 TTR 與 HCB 板上的 AGND 電壓為 Omv(+/-0.5mv);
(b) 調 RTS,使 TTS 與 HCB 板上的 AGND 電壓為 0mv(+/-0.5mv);
(c) 調 RTT,使 TTT 與 HCB 板上的 AGND 電壓為 Omv(+/-0.5mv百思特網)
(d) 取走 UREF2 的短接線
2.6 檢查 LWD;調 LWD 和 LWDF 使 LCE 菜單 5—l 顯示 50%
2.7 調整 Resolver 旋轉變壓器角度;
旋轉變壓器角度自動調整介紹: 馬達的電流與旋轉變壓器的角度有關,調整旋轉變壓器角度可以優化馬達的效率并使馬達電流最小化(對應于所需的馬達轉矩).調整過程是半自動的:
-在鋼絲繩未安裝時通過 RDF 驅動馬達上/下運行來調整,在調整前要確保測速計(Tacho)和旋轉變壓器(Resolver)的極性正確及 LWD 稱重信號已調整.
-無論何時都要確保安全: 操作者能隨時松開RDF的RB按鈕或方向按鈕中斷調整,中斷后只能從頭開始
-操作者自己決定方向
-V3f25 決定何時停止兩次成功的 RDF 運行(每次包含兩個方向)便能找出角度,有時v3f25 在剛啟動就停止,這是測試的一部分,屬正常現象,成功的運行是 v3F25 驅動馬達旋轉 1.4 圈左右,并自動停止HBC 板上有一個蜂鳴器:
-如果旋轉變壓器是零度(表示末調過),你能聽到每隔 15 秒有四短音
-在調整時你能聽到兩種蜂鳴響聲
-上行時,每隔一秒有四短音
-下行時,每隔一秒有兩短音
-一長兩短音表示有故障,可能的原因是;你按 RDF 按鈕手指松開了,或安全回路斷開了,那么只有從頭開始調整
注意:有一種特殊情況 v3f25 無法找到角度:如果你嘗試了 5 次以上,每次剛啟動就停住,那你就必須調換馬達的 U,V接線然后重新開始調整
-在這種情況下,你能聽到一長三短的蜂鳴.
(2.71)未安裝鋼絲繩:
馬達第一次運行,檢查沒有任何物件在曳引輪上.
a) 確保制動器已經調好,檢查 RDF 開關已打下.
b) 按 6-70 自動檢查 Pesolver 角度菜單,依據圖示,先上后下.
2.72 己安裝鋼絲繩
a) 打下 rdf 開關,確保井道有足夠的運行空間讓馬達轉兩圈.
b) 檢查 xw 插已接好,監時調節 lwd(參看 2.8)使 5-1 的載重顯示與轎廂載荷相對應.
c) 轎廂裝入大約 25-35%或 65-75%的荷載(不能是空載或滿載).Mxl8 曳引機沒有裝制動電路,松制動器要小心,不能讓溜車速度太快.此時不允許有人在井道!
d) 短時松開制動器一下,檢查 tpol 和 rpol 燈,上行都亮,下行都不亮.
e) 如果轎廂向下溜,依照(2.71),即先上后下運行兩遍.
f) 如果轎廂向上溜,依照(2.71),但要先下后上(記住:總是先向重的方向運行).最后檢查 6-62,如果等于 0 度,表示自動檢測不成功,重做;如果是 1-360 度,則用 6-99 保存.
2.8 臨時調 lwd
注意: 安裝進度在此時應裝好鋼絲繩,V3f25 可以驅動轎廂運行.以下的 1wd 調整是基于下述情況.對重已裝入大約40%的對重塊,轎廂的裝璜尚未安裝.轎廂與對重大至平衡,但轎廂必須比對重重一點.
a) 電氣調整前必須先調整 1wd 機械安裝.
b) 連接 1wd 插頭,代替臨時插頭.屏蔽線接到驅動模塊左邊的金屬板上.Mxl8 曳引機沒有裝備動態的制動電路,松制動器要十分小心,不能讓溜車速度太快.
c) 轎廂空載,短時松開制動器一下,確認電梯向下溜,轎廂比對重重一點.
d) 轎廂空載,調節 hcb 的 1wde(offset)至 5-1 菜單顯示 0%載荷.
e) 轎廂空載,調節 hcb 的 1wdf(gain)至 5-l 菜單顯示 50%載荷
f) 卸掉半載(轎廂空載),調節 hcb 的 1wde(offset)至 5-1 菜單顯示 50%載(因為此時轎廂與對重大致平衡).
注意: 如果實際情況與上述的不同,則調整稱重不但要考慮轎內載荷,還要考慮轎廂與對重的平衡情況根據安裝手冊繼續余下的工作.
3 快車調試
3.1 細調 lwd
a) 空載時,檢查轎廂和轎底 1wd 的安裝.
b) 電壓表一極接 1wd(+),一極接 agnd(-)
c) 轎廂空載,調 1wed 至 1.0v(+/-0.0lv),而且菜單 5-1 顯示 00
d) 50%載荷:調 1wdf 至 2.5v(+/-0.0lv),而且菜單 5-1 顯示 50.
e) 打下 rdf 開關,撥出 1wd 插,檢查 lce 菜單 5-1 的顯示應低于-15%(如-20%)
f) 如果菜單 5-1 的顯示大于-15%(如-2%),應增大稱重感應器到感應片之間的距離,并重調.參看E—lineMinlSpace 安裝手冊 12.10 章節.
3.2 SETUP
a) 將 rdf 拉下,驅動電梯至底層或稍低一點.檢查 lcecpu 板上 30,61:u,77:n,?7:s 燈亮.
b) 技菜單 5-2-l,蜂鳴響起:間歇的長音.rdf 打上,電梯自動慢速向上.
c) 如果電梯中途停下,會顯示故障代碼(111---116)
d) 如果 setup 成功,將顯示頂層樓樓層,電梯從 Setup 運行模式進入正常運行模式.
3.3 測量馬達力矩
3.3.1 平衡系數:
a) 轎廂 50%載荷,從底層向頂層快速運行,到達頂層后拉下 rdf,記下 6-71(馬達力矩)讀數(不帶符號).
b) 打上 Rdf,從頂層向底層快速運行,到達底層后拉下 rdf,記下 6-71(馬達力矩)讀數(不帶符號).
c) 兩次讀數應很接近,兩者的差(上減下)就是 Balance error(平衡誤差),該差值 x 額定載重量=kg,就是半載轎廂與對重的重量差.
d) 如果上行讀數大,應增加對重的重量.
c) 如果下行讀數大,應減小對重的重量.
f) 如果改變了對重的重量,則重新比較讀數.
3.3.2 檢查驅動參數:
空車向上全程運行,到頂層停車后拉下 rdf,檢查 6-71(馬達力矩),不應小于 0.6.空車向上全程運行,到頂層停車后拉下 rdf 檢查 6-71(馬達力矩),不應小于 1.2.否則應重復步驟(2.3),某些參數或電位器可能設置不對.
細調和測試
本章包含下列主題:舒適感,運行效率,停層精度,曳引試驗和緩沖器試驗.并不意味著每一臺電梯都要一頁一頁地,系統地執行本章所有內容,如果你在上述某個主題有問題,只需根據相關主題的步驟執行.
4.1 舒適感:
注意:本章所有參數都對電梯舒適感有影響,能達到的最好效果需要綜合所有參數來調試.某些參數調好后不需要再調.同時,機械部分必須正確安裝(導軌,平衡系數,轎廂及隔震,導靴)
4.1.1 震動
a) 制動器調節:制動器襯墊不得與制動輪摩擦.
b) 細調 Resolver 角度(Q2 馬達不需要做):電梯開到頂層,每 2 度增大或減少菜單 6—22 的值(<+/-20 度),快車乘坐感覺尤其注意加減速過程.總是從同一層向下測試,用菜單 6-99 保存,并記錄在移交文件里以便更換 HCB 板時需要. c) 速度控制:減小 p 或增大 i 能減輕可能的震動,但同時使干層精度變差.6-1(p Factor)=2.5,以 0.5 逐次減小,細調時用更小步.6-2l(I Factor)=0.1s,以 0.1 逐次增大.細調時用更小步.用菜單 6-99 保存 d) 如轎廂有高頻振動,可增大 Tacho 軟件濾波時間 Tacho filter time(6-32=15ms),用菜單保存. 4.1.2 啟動 空車下行檢查馬達開始轉動時制動器應先打開.可調整啟動延時 Start delay(6-33,默認值 4CDH-0.3 秒),不應太大,以免影響電梯的效率,用菜單 6-99 保存.回溜或很“沖”: 調之前 Setup 應以做好,因為驅動系統必須知道井道樓層位置數據. a) 首先檢查電梯的平衡系數. b) 再檢查稱重信號,如需要重新調整 1wd. c) 轎廂半載. d) 記下 6-33 啟動延時值,將其暫時改為 1 秒. e) 記下 6-1 p factor 的值,如大于 1.5 將其暫時改為 1.5. f) 在井道中部,調整 6-24 Balance error(平衡偏差-0.2---0.2,每次改變 0.02)直至 rdf 在兩個方向啟動都好,用菜單 6-99 保存. s) 在底層,檢查 6-26 Rope weight(鋼絲繩重量),如有補償鏈=0,如沒有=3.0,每次改變 0.5 使慢車上行無回溜,如上行有回溜則調大,用菜單 6-99 保存. h) 使轎廂空載.在底層慢車上行調 6-23(start torque scaling,默認值=1.00),每次改變 0.05 使慢車上行無回溜,均從底層啟動,每次間隔 10 秒以確保啟動 LWD 信號穩定.調好后用菜單 6-99 保存. i) 在頂層下行調 6-27(cai-cable weight 隨行電纜重量,默認值=0),每次改變 0.5.均從項層啟每次間隔 10 秒以確保啟動時 LWD 信號穩定,調好后用菜單 6-99 保存. j) 恢復 6-1 P factor 和 6-33 Start delay 原值,用菜單 6-99 保存. 4 .1.3 平層停車 最后爬行距離(時間)調節,6-28(Final jerk distance)=125mm,減小 6-28 使平層更有效率,增大使平層更平滑. 4.2 電梯運行效率 4.2.1 加速度參數(僅在必要時才更改,加速度影響 77:U/N 的位置) 4.2.2 最后爬行距離(時間),6-28(Final jerk distance)=125mm,沒有提前開門時 4.3 平層精度 4.3.1 正常運行的平層精度(注意調節參數 P 過大或 I 參數過小可能會引起振動) a) KTW/Q 參數:默認值 2.8,如果額定載重大(超過(1000kg)可調節參數最大至 3.5,每次改變后都檢查平層精度,同樣用 6-99 保存,KTW/Q=(轎廂+吊架+門機構+裝修+對重)的重量/額定載重. b) P(6-1)每次增加 0.5,如細調時用更小步,用菜單 6-99 保存. c) I(6-21)每次減少 0.02,最后用菜單 6-99 保存. d) Final jerk distance(6-28)調整,參看 4.1.3 4.3.2 再平層精度(注意:調節參數 P 過大或 I 過小可能會引起振動) a) 如果只是個別樓層的再平層不好,先檢查 6l:u/n 的重疊量. b) p(6-1)每次增加 0.5,細調時用更小步,用菜單 6-99 保存. c) I(6-21)每次減少 0.02,最后用菜單 6-99 保存. d) 增加 Relevelling correction distance(6-29).最后用菜單 6-99 保存. 4.4 曳引試驗 參看 Mini Space 安裝手冊中的空載曳引試驗的 125%的曳引試驗及制動試驗. a) 按菜單 6-72(enable traction test)曳引測試=1,該功能放寬了速度監察,只對第一次運行有效. b) 根據安裝手冊進行測試. c) 如果馬達不夠力: 1)記錄下 HCB 板 Mxtorq(+),AGND(-)之間的電壓. 2)調高 0.5v(注意:不能趄過 4.8V,如果馬達轉動不了,不應驅動馬達超過 2 至 3 秒) 3)重新進行測試 4)如果馬達仍不能動,再 0.5V 調高 0.5V(注意:不能超過 4.8v,如果馬達轉動不了,不應驅動馬達超過 2 至 3 秒) 5)重新進行測試 6)測試完成,恢復你改動過 Mxtorq 電壓. 4.5 緩沖器測試(滿速沖擊測試,僅在必要時才做) 4.5.1 對重緩沖器 a) 用外呼把空載轎廂召到最低層,確保轎內無人. b) 拉下 RDF,禁止外呼和開門 c) 按 6-73(緩沖器測試功能,只有效一次). d) 打上 RDF,按頂層內選. e) 電梯剛離開頂層門區時(30 燈滅)就按一下 Lcecpu 上的緩沖器測試按鈕,故障代碼 0109 或 083 閃爍. f) 立刻再按此按鈕,并按住不放,對重將直沖緩沖器. g) RDF 向下檢查對重機緩沖器有無損壞. 4.5.2 轎廂緩沖器 a) 用外呼把空載轎廂召到最低層,確保轎內無人. b) 拉下 RDF,禁止外呼和開門. c) 按 6-73(緩沖器測試功能,只有效一次). d) 打上 RDF,按底層內選. e) 電梯剛離開頂層門區時(30 燈滅)就按一下 Lcecpu 上的緩沖器測試按鈕,故障代碼 0109 或 083 閃爍. f) 立刻再按此按鈕,并按住不放,對重將直沖緩沖器. g) RDF 向下檢查對重及緩沖器的無損壞. 4.6 馬達電流測量 測量HCB板上的(+)Meas和(-)Agnd之間的電壓,Ivac=30A(如果驅動單元是40A)或lvac=60A(如果驅動單元80A) 5 故障排除 5.1 V3f25 故障代碼:參看 E—line Mini Space 安裝手冊,在逆變板(1nverter board)上有三個紅色 LED 燈,分別表示電流過大(SCL),制動電阻故障(BRSL),中間直流電壓監察(DCL),同時在 LCECPU 板上顯示故障代碼 5.2 平層感應器:30,61u/n 感應器之間必須裝隔離片. 5.3 HCB 板復位:如果 HCB 板根本不工作且持續復位(你會聽到蜂鳴報警),檢查 RESLOVER 連線和接頭. 5.4 Reslover 角度: 當出現以下情況時: a)轎廂和鋼絲繩已經裝好. b)轎廂空載,對重被支撐著,因此松閘時對重不能被提起. c)Resslover 角度未調. 你可能無法移走對重下的支撐架,在這種情況下,有兩重方法可以試一試(此時不允許有人在井道工作): a) 使用 6-70 自動檢測角度,向下開動. b) 從 360 度開始,每隔 30 度試角度,向下開動.直到能提起對重,移走支撐架.然后依照 2.7 自動檢測 geslover 角度. 5.5 更換 HCB(參看 AS-11.65.1) a) 用菜單 6-62 記下舊板的旋轉變壓器的角度,關電換新板. b) 設置 6-62 為 0 并按 6-98(電梯處于 RDF 模式,停于底層)設置默認參數. c) 根據現場電梯規格調節菜單 6-3 至 6-7.(對于 q2 馬達,調節 6-3 至 6-8,6-60=12) d) 設置 6-62 為舊的旋轉變壓器角度,按 6-99 保存. c) 核對列表數據(對于 q2 馬達,核對 6-10)檢查 Mxtorq 電壓(+/-0.01V),調 rtorq. f) 調節 TAC 電壓等于 6-11(37.3mm)或 6-12(75mm):拔下 XC/l-2,將 S5 跳線從 2-3 移至 l-2 位置,測量 TAC(+)和 AGND(-),調節 Tacho 電位器,誤差+/-0.01,調好后恢復 S5 和 XG. g) 調節 TSPL 電壓等于 6-13 所示值(+/-0.01v),測量 TAPL+和 ANGD-,調節 RSPL. h) 調節 LED i) 做 SETUP 5.6 TAC 和 TSPL 電壓計算參看英文原版(AM-11.65.15),(0%=1v,20%=1.6v,50=%2.5v,100%=4v,110%=4.3v) 附錄 1:Lce 菜單 6 中的 v3f25 參數(圖號:713983) 本文地址: